[发明专利]一种企业风险数据安全融合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2266.1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州;李勇波;季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余伦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险数据 解码 融合系统 前置机 内网 融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业务系统服务器 分布式文件 成员单位 分解组件 风险指标 数据自检 业务系统 安全 还原 分发 分解 上报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企业风险数据安全融合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本发明的系统所述的系统由数据自检组件、指标编码分解组件、分布式文件前置机和指标解码融合组件构成;实现将企业风险数据由政务内网编码分解、分发到文件前置机并上报业务系统服务器解码融合,然后根据风险指标码解码还原企业风险数据。可以适用于各政务成员单位的企业风险数据由政务内网到业务系统的安全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企业风险数据安全融合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风险数据一般分散在银监、税务、人力资源局等部门;且属于敏感数据不允许在公网传播。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需要在政务内网汇总各部门数据,再使用U盘拷贝到业务系统,费时费力且容易感染病毒。这时候需要一种更加简单、安全的数据融合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企业风险数据安全融合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将企业风险数据按风险指标码脱敏,按指标维度、指标编码和指标值分解并分发到分布式文件前置机,然后由指标解码融合组件根据批次序号和数据序号将文件数据合并、解码生成企业风险数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系统由数据自检组件、指标编码分解组件、分布式文件前置机和指标解码融合组件构成;
所述的数据自检组件实现成员单位风险指标数据接收、指标点合法性和指标值可信度检查,所述可信度根据历史数据可信区间自检;
所述的指标编码分解组件实现按风险指标码脱敏企业风险数据;按指标维度、指标编码和指标值将数据分别写入指标维度文件、指标编码文件和指标值文件;各文件之间以批次序号和数据序号为主键关联,再将文件分发到不同的文件前置机;
所述的分布式文件前置机将内网分发的文件上报到指标解码融合组件;
所述的指标解码融合组件根据批次序号和数据序号将文件数据合并,然后根据风险指标码解码还原企业风险数据。
所述的指标维度文件、指标编码文件和指标值文件中,任意一类文件不能单独描述企业风险事实,文件内容包含批次序号、数据序号、键和值四种元素。
所述的数据自检组件、指标编码分解组件部署在政务内网,保证风险数据在传播前脱敏分解;
分布式文件前置机部署在政务内网和外网中转服务器,通过防火墙保证与指定外网交互数据只出不进;文件前置机个数不少于3个,以保证同主键不同类型文件分布存储;
指标解码融合组件部署在业务系统服务器,负责将风险数据还原。
所述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接收成员单位风险指标数据,根据指标可信区间检验当前指标值并自动更新指标可信区间,如存在异常数据则反馈用户确认;
第二步,根据约定的风险指标对照码,将风险数据中的风险指标类型、风险指标名称替换成指标码脱敏;
第三步,将指标维度、指标编码和指标值分解生成文件元素,文件元素包括批次序号、数据序号、键和值;
第四步,将文件元素分别写入指标维度文件、指标编码文件和指标值文件;
第五步,将指标维度文件、指标编码文件和指标值文件分发到文件前置机,记录校验同主键文件分发的文件前置机地址,保证不同类型文件分布存储;
第六步,文件前置机将接收的指标文件上报到指标解码融合组件;
第七步,指标解码融合组件根据批次序号和数据序号将文件数据合并;
第八步,指标解码融合组件根据风险指标对照码解码还原企业风险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2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