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接地线的收纳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4370.4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0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明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B65D85/62 | 分类号: | B65D85/62;B65D85/20;B65D85/04;B65D21/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线 收纳盒体 绝缘杆 收纳盒 拿取 美观 接地线管理 存放装置 导线绕线 电力设备 分开存放 使用寿命 携带 收纳槽 工作量 户外 取出 缓解 伤害 运输 保证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接地线的收纳盒,涉及电力设备存放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收纳盒体和第二收纳盒体;第一收纳盒体与第二收纳盒体连接;通过多个绝缘杆收纳槽可以将接地线的多个绝缘杆分开存放,可以在存放取出以及运输的过程中免受到伤害,增加了接地线的使用寿命,通过导线绕线柱组件可以使得接地线的导线不会散乱存放,保证了拿取更加方便,存放合理美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地线携带不方便,携带过程中受到损坏,以及存放拿取不便,存放不美观的技术问题;节省了接地线管理人员对接地线的管理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更加方便了接地线使用人员在带接地线到户外的使用,更加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存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接地线的收纳盒。
背景技术
在配电网中,经常需要对10kV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改造和检修,为了保护工作人员不会触电身亡,需要采用10kV接地线来保护检修点,通常一个检修任务需要好几组10kV接地线,所以10kV接地线是配电网运行维护班组需要经常使用的一种安全工器具。
但是,由于10kV接地线在带出去户外使用和回收过程中常常使10kV接地线受到损坏,在接地线取出和回收过程中相当不便,而且接地线的导线经常散开,存放在安全工器具仓库也不美观,给仓库管理人员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接地线的收纳盒,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地线携带不方便,携带过程中受到损坏,以及存放拿取不便,存放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接地线的收纳盒,包括:第一收纳盒体和第二收纳盒体;
第一收纳盒体与第二收纳盒体连接;
第一收纳盒体内设置有多个绝缘杆收纳槽,接地线的绝缘杆可分开放置于多个绝缘杆收纳槽内;
第二收纳盒体内设置有导线绕线柱组件,接地线的导线和接地棒可容置于第二收纳盒体内,且接地线的导线可盘设于导线绕线柱组件外侧。
进一步地,第一收纳盒体包括第一容置凹槽和第一容置盒盖;
第一容置盒盖与第一容置凹槽的一侧铰接,以使第一容置盒盖可相对于第一容置凹槽转动开启,多个绝缘杆收纳槽均设置于第一容置凹槽内;
第一容置盒盖远离第一容置凹槽的一侧与第二收纳盒体连接,第一容置盒盖可带动第二收纳盒体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容置凹槽和第一容置盒盖之间设置有第一锁部,且第一锁部位于第一容置凹槽和第一容置盒盖远离铰接的一侧,第一锁部用于将第一容置盒盖锁定于第一容置凹槽上。
进一步地,第一容置凹槽远离第一容置盒盖一端的底板的材料为软质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第二收纳盒体包括第二容置凹槽和第二容置盒盖;
第二容置凹槽与第二容置盒盖的一侧铰接,以使第二容置盒盖可相对于第二容置凹槽转动开启;
第二容置凹槽远离第二容置盒盖的一端与第一收纳盒体盖连接,导线绕线柱组件与第二容置凹槽远离第二容置盒盖的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导线绕线柱组件包括多个导线绕线柱,多个导线绕线柱具有间距,多个导线绕线柱均与第二容置凹槽的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导线绕线柱包括缠绕部和限位部;
缠绕部的一端与第二容置凹槽的底板连接,缠绕部的另一端与限位部的连接,且缠绕部的和限位部呈夹角设置,接地线的导线盘设于缠绕部的外部,限位部用于将接地线的导线限定于所述缠绕部的外部。
进一步地,第二容置凹槽和第二容置盒盖之间设置有第二锁部,且第二锁部位于第二容置凹槽和第二容置盒盖远离铰接的一侧,第二锁部用于将第二容置盒盖锁定于第二容置凹槽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