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止墙体开裂的电动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4572.9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9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盱眙江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B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柱 墙体 受力座 电动打孔装置 手柄 发动机座 外连接座 内连接 切割片 取下 凹槽凸块 动力装置 螺旋推进 人工手动 使用寿命 推进状态 外侧设置 一端设置 螺旋孔 螺旋纹 扳机 打孔 形变 连贯 凸块 卡住 毁坏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墙体开裂的电动打孔装置,包括切割片、螺旋纹、打孔柱、受力座、外连接座、传动机构、发动机座、手柄、扳机、凹槽凸块和内连接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外连接座和内连接座直径不同,可在不使用时取下打孔柱,同时也方便了不同规格打孔柱和动力装置的连接;打孔柱外侧设置螺旋孔,螺旋推进,增加了推进力度,且推进状态连贯,不会毁坏墙体;受力座和打孔柱由凸块和凹槽卡住连接,方便在打孔工作完成后取下受力座,从墙体内取出打孔柱;打孔柱一端设置切割片,时打孔柱在墙体内推进时受到的阻力更小,很好的避免了打孔柱的形变,增加了打孔柱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座底部设置手柄,便于人工手动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具体为一种可防止墙体开裂的电动打孔装置,属于建筑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自古就有衣食住行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说法,而住房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同样也是极为重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房屋大多用混凝土建造。在房屋建造完成后,往往需要在浇筑好的墙体上打孔以便于水管或电线的穿过,所以,打孔装置应运而生。目前大多打孔装置大多采用柱状打孔柱直接推进墙体,将墙体挤压而出,实现墙体打孔。此种打孔方式极其容易造成墙体开裂,并且工人施工使用打孔机打孔时容易受到墙体的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容易伤害到施工人员,对墙体打孔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防止墙体开裂的电动打孔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防止墙体开裂的电动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柱、受力座和发动机座,所述打孔柱一端设置切割片,所述切割片一侧设置螺旋纹,所述螺旋纹一侧设置受力座,所述受力座一侧设置外连接座,所述外链接座一侧设置内连接座,所述内连接座一侧设置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一侧设置发动机座,所述发动机座一侧设置手柄,所述手柄一侧设置扳机,所述打孔柱内侧设置凹槽,所述受力座一侧设置凸块。
优选的,为了使墙体受力强,装置整体结构合理,所述凹槽和凸块均设置为若干个,且所述凹槽和凸块分别均匀分布于打孔柱和受力座。
优选的,为了使更换打孔柱操作更加方便,所述外连接座直径大于内连接座直径。
优选的,为了使推进受阻力小,所述螺旋纹均匀分布于打孔柱外侧。
优选的,为了使墙体更容易分隔,所述打孔柱为空心结构。
优选的,为了使装置整体更加稳定,所述受力座和外连接座焊接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人工操作更加方便,所述所述手柄和发动机座构成“V”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外连接座和内连接座直径不同,可在不使用时取下打孔柱,同时也方便了不同规格打孔柱和动力装置的连接;打孔柱外侧设置螺旋孔,螺旋推进,增加了推进力度,且推进状态连贯,不会毁坏墙体;受力座和打孔柱由凸块和凹槽卡住连接,方便在打孔工作完成后取下受力座,从墙体内取出打孔柱;打孔柱一端设置切割片,时打孔柱在墙体内推进时受到的阻力更小,很好的避免了打孔柱的形变,增加了打孔柱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座底部设置手柄,便于人工手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凸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切割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内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切割片;2、螺旋纹;3、打孔柱;4、受力座;5、外连接座;6、传动机构;7、发动机座;8、手柄;9、扳机;10、凹槽;11、凸块;12、内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盱眙江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盱眙江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