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4730.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1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46 | 分类号: | D06M11/46;D06M15/29;C08F220/06;C08F220/18;C08F220/58;C08F212/1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整理剂 涤纶织物 制备 引发剂水溶液 保温反应 滴加 滴加预乳化液 抗静电性能 加水稀释 静电产生 耐磨性能 使用寿命 微波辐射 预乳化液 耐水洗 温度降 申请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制得的预乳化液Ⅰ,升温至80‑90℃,进行微波辐射30‑45min,同时向其中加入引发剂水溶液的1/2,滴加完成后回流保温反应2‑3h,之后滴加预乳化液Ⅱ和剩余的引发剂水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回流保温反应2‑3h,之后将温度降至室温,加水稀释即得所述用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剂。本申请制备的涤纶织物经抗静电整理剂整理后具有良好抗静电性能,易于加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静电产生,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洗、耐磨性能,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助剂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挺括性、强度以及耐化学试剂等性能,在装饰、产业、服装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于天然纤维,涤纶纤维强度较高,布面质感好,价格低廉,色泽艳丽,易于加工处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涤纶纤维的基本结构单元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由结构对称的涤纶单体缩聚而成,具有对称的化学结构。从涤纶分子的组成来看,其是由短脂肪烃链、酯基、苯环、端羟基所构成,涤纶分子中除了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外,再无其他极性基团,因而涤纶纤维的亲水性极差,属于疏水性纤维。涤纶纤维表面十分光滑,但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在纺织纤维中属于摩擦系数较高的纤维。涤纶纤维的体积比电阻很大,电绝缘性高并且吸湿性较小,因此极易产生静电,会影响纺织品的加工,造成织疵、染斑等,也会对纺织品的日常使用带来困扰。
目前常用的纺织品的抗静电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其中物理方法有:(1)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以提高纤维的泄露静电的能力;(2)选用起电极性相反的不同纤维编织成织物;(3)在纤维表面真空喷镀一层金属薄膜,形成金属化纤维;(4)用不锈钢的短金属纤维或纤维束与化学纤维混纺成复合导电纤维,不锈钢含量在较低的情况下即可制得抗静电性能良好的复合纤维;(5)在纤维表面嵌入碳粒从而制得碳化纤维。化学方法有:(1)在化纤聚合物的纺丝溶液中加入化学药剂或抗静电剂制得抗静电纤维;(2)用化学方法制取金属化纤维;(3)使纤维与某些物质起化学反应;(4)用抗静电整理剂对纤维进行后整理,使其具有抗静电特性。其中利用抗静电整理剂对纤维进行后整理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领域较广,见效快,不影响纺织品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其抗静电效果可使纺织品表面电阻率达到较低水平,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使用。但是利用抗静电整理剂还具有耐洗性差,耐久性差,表面易受摩擦缺损等缺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中国专利CN201710001991.9公开了一种织物抗静电整理剂组合物,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组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2-20份、混醚化的聚乙二醇15-20份、硬质酸钠3-5份、甘油8-12份、醋酸锌8-10份、乳化剂1-3份和消泡剂1-3份。该发明所提供的织物抗静电整理剂组合物,采用混醚化的聚乙二醇作为抗静电剂,通过甲醇和丁醇混醚化改性聚乙二醇,降低聚乙二醇的水溶性,增加抗静电剂与织物高分子的相容性,使其在织物内部表层均匀分布,当织物表层抗静电剂因摩擦受损时,内部抗静电剂及时迁移到织物表层,增加抗静电的持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涤纶织物经抗静电整理剂整理后具有良好抗静电性能,易于加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静电产生,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洗、耐磨性能,使用寿命较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ATO颗粒加入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向其中滴加冰醋酸和乙醇,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1-2h,静置48h,100℃真空干燥12h后,研磨,630℃焙烧3-4h,制得纳米ATO-TiO2混合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4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