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抗癌抗氧化复合脂质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5687.X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白春清;刘华;郑景霞;赵利;袁美兰;江勇;陈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015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抗癌 氧化 复合 脂质体 | ||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及药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抗癌抗氧化的复合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脂质体主要由蛋黄卵磷脂、薏苡仁油、β‑胡萝卜素、胆固醇、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为原料组成。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脂质体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及抗癌效果。相对于常规薏苡仁油脂质体、β‑胡萝卜素脂质体而言其抗氧化和抗癌活性显著提高。且该复合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和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包含薏苡仁油和β-胡萝卜素两种活性成分的复合脂质体,且该复合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好的抗癌抗氧化活性。
背景技术
薏苡仁油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性功能性油脂,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尤其对肝癌、鼻咽癌、乳腺癌、食道癌等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薏苡仁油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70%,易氧化分解产生有害物质,不但影响其功效发挥,且有害健康,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添加一定量的脂溶性抗氧化保护剂的同时,通过载体包埋保护形式转变薏苡仁油物态,是改善薏苡仁油水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保证薏苡仁油安全应用的技术前提。
脂质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活性物质包埋技术,制备过程中利用磷脂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在形成磷脂双分子层的同时,将脂溶性物质包埋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可提高其稳定性,降低光、氧等对活性成分的破坏,同时,脂质体还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靶向性、细胞亲和性、无毒性与组织相容性。但脂质体的主要膜材成分-磷脂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易氧化分解产生溶血磷脂等有害成分,降低体系pH的同时易引起包埋物的渗漏,产生聚集、分层现象。因此,现存脂质体制剂为延缓体系氧化,提高稳定性,多采用冷藏方式进行保存,而已有的薏苡仁油脂质体制剂的氧化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脂质体的粒径,提高均一性,在脂质体制备过程中多采用造价较高的高压均质、微射流乳化或超声处理等外力输入方式,工艺复杂,不仅造成生产成本提高,且工业化程度较低。
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其特殊的富电子共轭体系,可通过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自由基发挥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抵抗由自由基氧化引起的各种病变: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衰老等方面有显著的功能,同时也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另研究表明:自由基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衰老、癌症的重要因素。因此,摄食有效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性成分是防癌、保健、健康长寿的重要出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配方产品的功能及技术缺陷,制备一种同时包埋薏苡仁油和β-胡萝卜素的复合脂质体制剂,该制剂一方面能够给薏苡仁油提供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其降解速度;另一方面能综合利用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及薏苡仁油的抗癌作用,提供一种高效抗癌抗氧化复合脂质体制剂。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薏苡仁油脂质体稳定性差、易氧化,稳定性有待提高。
本发明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现有β-胡萝卜素脂质体功能单一,抗癌效果不理想。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以薏苡仁油为有效成分的癌症治疗药物,其抗癌效果有待提升。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脂质体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抗癌抗氧化复合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每25mL复合脂质体中含蛋黄卵磷脂140mg,胆固醇20mg,薏苡仁油6mg,β-胡萝卜素0.6mg,余量是浓度为20mM/L的磷酸缓冲液;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薏苡仁油、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10mL无水乙醇中;
2)取β-胡萝卜素,制备成浓度为1mg/mL的β-胡萝卜素-二氯甲烷储备液溶液,4℃闭光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未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56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