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肺复苏过程的参数化监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6941.8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5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刚;张良;孙阳阳;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H3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苏 过程 参数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过程的参数化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运动跟踪器和按压检测模块。实施心肺复苏时,医护人员将运动跟踪器佩戴于被按压手手腕,按压检测模块紧贴被按压手手背,在急救过程中运动跟踪器实时采集医务人员的按压动作信息,同时保存数据。采集数据经微处理器处理得到单次按压幅值、有效按压次数,按压时间等数据,并存储于运动跟踪器数据存储模块,通过振动和提示音对医护人员动作规范性予以提醒,以保证急救动作有效性和规范性。而且通过计算机与运动跟踪模块通信接口连接可以读取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也能复原心肺复苏急救过程的监测数据,以便对救援过程进行分析便于规范急救水平和动作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肺复苏过程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心肺复苏作为紧急抢救的基本应急措施,通过按压胸廓以及胸廓的弹性回缩建立人工血液循环。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工作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不标准操作会降低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且抢救多为突发情况,难以保证心肺复苏急救操作标准和施救过程信息有效保存。心肺复苏过程中一些标准的操作如:只注意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不到位;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幅度不到位。其中胸外按压的频率和幅度要求较高,如果按压用力过猛可造成肋骨骨折,进而刺穿脏器,加重病情;如果按压用力过小则不满足血液回流压力,按压效果甚微甚至无效,拖延病情。
本发针对以上述提到的心肺复苏通过程操作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肺复苏过程监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采用监测装置对急救人员手部动作的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通过微处理器解算出相应的按压频率、按压幅值信息根据急救人员的实时操作通过振动和提示音对急救人员进行提醒,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急救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心肺复苏过程监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心肺复苏过程的参数化监测装置,包括运动跟踪模块和按压检测模块;运动跟踪模块与按压检测模块通过导线连接;
运动跟踪模块包括姿态检测模块、电源模块、提醒装置、存储芯片和微处理器;各元件放置在外壳中,并通过腕带固定在被按压手的手腕处;其中,姿态检测模块、电源模块、提醒装置、存储芯片分别与微处理器的对应端口连接;
姿态检测模块,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用于实时检测胸外按压过程手部运动数据,数据包括手部加速度、角速度;
所述电源模块为姿态检测模块、提醒装置、微处理器、存储芯片供电;
提醒装置,通过振动和/或声音对心肺复苏急救过程不同情况进行提示;
存储芯片,实时保存姿态检测模块原始数据及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
微处理器,用于对姿态检测模块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心肺复苏过程参数;
所述按压检测模块由自复位开关、软性底座、导线组成,其中自复位开关内嵌在软性底座上部;软性底座的底面粘贴在被按压手背中部,自复位开关在胸外按压过程中保持被按压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的提示装置为蜂鸣器和/或振动马达。
进一步地,上述运动跟踪模块还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连接,读取存储器中保存的心肺复苏过程参数,参数包括:手部按压时长、按压频率、按压幅值、单周期按压次数、运动轨迹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6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科用胸外按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医用熏蒸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