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珠透镜一体化的LED背光光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7535.3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冬林;朱正波;唐永前;胡乔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珠底座 荧光粉 配光透镜 荧光粉表面 灯珠透镜 负极电极 紧密贴合 正极电极 内表面 下表面 正极 凹槽底部中心 上表面凹槽 直下式背光 负极 大小限制 显示效果 向下凹陷 一体化 上表面 自由曲 杯状 内嵌 紧贴 溢出 堆积 | ||
1.一种灯珠透镜一体化的LED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电极(1)、负极电极(2)、配光透镜(3)、灯珠底座(4)、荧光粉(5)以及LED芯片(6);
所述灯珠底座(4)的下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灯珠底座(4)上表面的正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一个杯状的凹槽;所述荧光粉(5)在所述凹槽中堆积并溢出形成一个球形的荧光粉表面(7);所述LED芯片(6)内嵌在所述凹槽底部中心位置,并与所述荧光粉紧贴;所述配光透镜(3)的内表面与所述荧光粉表面(7)紧密贴合,且所述配光透镜(3)的内表面其余部分与所述灯珠底座(4)上表面凹槽之外的其余部分紧密贴合,以实现所述荧光粉(5)的封装;
所述正极电极(1)和所述负极电极(2)均附着于所述灯珠底座(4)的下表面,并且分别与所述LED芯片(6)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所述正极电极(1)和所述负极电极(2)分别作为背光光源的正极和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珠透镜一体化的LED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3)的外表面为中心旋转对称的自由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珠透镜一体化的LED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极(1)和所述负极电极(2)上均设置有开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珠透镜一体化的LED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电极(1)上和所述负极电极(2)上的相互邻近的两条边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倒圆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珠透镜一体化的LED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3)由软体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灯珠透镜一体化的LED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3)由硅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5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