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种植用富硒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7593.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井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井府富硒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12N1/14;C12R1/69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9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面肥 有机硒 富硒 制备 水稻种植 培养基制备 有机硒含量 富硒水稻 制备条件 可控 配制 水稻 吸收 种植 | ||
本发明属于富硒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富硒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培养基制备、培养及分离有机硒和富硒叶面肥配制。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所制备的有机硒含量容易控制,用作叶面肥,其有机硒可被吸收80%以上,能根据需求适当调整有机硒的浓度,制备条件可控,对不同品种的水稻硒含量提高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富硒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富硒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富硒水稻生产是富硒大米最主要、最安全的来源,纯天然富硒米是从富硒土壤中长出,富硒土壤中的硒来源于可溶性硒酸盐、亚硒酸盐等,通过植物根部被吸收,然后进入植物的内循环系统,通过根-茎-叶-颖壳/籽粒的路径,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最后,来自土壤的离子状态的硒,被以含硒蛋白的形式保存在种子里,该方法受土壤条件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大米中硒含量不高,很难达到标准要求,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在天气晴朗的早晚在叶面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富硒增产剂,经过生物转化,使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并贮存在水稻中,申请号为2016106779973中给出了一种富硒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以富硒植物为原料经发酵制备得到,限定了多种富硒植物,且微生物混合料以及发酵方法比较宽泛,导致富硒效果并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稳定增加水稻种硒含量的富硒有机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稻种植用富硒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富硒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培养基的制备:所述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在其中添加松针提取物、亚硒酸钠、9丙烯腺嘌呤、柠檬酸铋铵、核黄素、蔗糖、琼脂粉;
在培养基中,松针提取物的浓度为1.2-1.8mg/L、亚硒酸钠的浓度为2.8-3.6mg/L、9丙烯腺嘌呤的浓度为0.05-0.08mg/L、柠檬酸铋铵的浓度为0.01-0.03mg/L、核黄素的浓度为0.3-0.5mg/L、蔗糖的浓度为18-22g/L、琼脂粉的浓度为3-5g/L;
(2)培养及分离有机硒:将米曲霉孢子以体积比4-6%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2-38℃的条件下培养24-36小时,将所得米曲菌细胞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并洗去米曲菌细胞外硒,然后在冰浴中,利用12-18kHz的超声波处理8-12分钟使米曲霉细胞破碎,得到有机硒水溶液,加无菌水调节有机硒的含量至20-30mg/mL;
(3)富硒叶面肥配制:按重量计,在上述培养液中加入相当于有机硒重量2-6%的黄腐酸、0.8-1.6%的硝酸钙、0.4-0.6%的葡萄糖,并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有机硒的含量至16-18mg/L。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稻为优质稻,包括早稻品种:长早稻、两优27、中鉴99-38;中稻品种:华润2号、鄂中5号、广两优香66;晚稻品种:黄华占、常优2号、天优998、金优207。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松针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所采集的松针清洗后隔水蒸5分钟,取出后烘干粉碎得到松针粉,过40目筛,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按料液比1:10加入热水,浸提20-30分钟,滤去残渣后,在滤液中加入剩余松针粉,在加入相当于剩余松针粉3倍重量的热水,继续浸提15-20分钟,过滤后经蝶式离心、超滤、旋转蒸发至膏状,即得。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松针采集于4年以上的松树,在当年3-4月早晨8点前采集嫩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松针隔水蒸锅后在温度为40-45℃的条件下烘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用于米曲菌细胞等渗的生理盐水洗去米曲菌细胞外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井府富硒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未经全椒井府富硒生态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