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7672.7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9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双荣;聂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2 | 分类号: | F22B1/02;F22D11/06;F28D20/00;F28D20/02;F01D15/10;F01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热系统 过热蒸汽 热源系统 过冷水 潜热 调峰发电 深度调峰 低负荷 显热 电厂 复合 用电低谷时段 用电高峰时段 燃烧稳定性 电站锅炉 发电系统 管路连接 锅炉寿命 能量转移 热能转化 首尾相连 循环管路 水循环 加热 转化 锅炉 保证 | ||
1.一种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储取热系统包括:
热源系统,所述热源系统通过管路连接显热储取热系统、潜热储取热系统和发电系统,用于将过冷水加热为过热蒸汽;
显热储取热系统,所述显热储取热系统通过管路连接热源系统和潜热储取热系统,用于在过冷水和过热蒸汽相互转化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显热进行热能储取;
潜热储取热系统,所述潜热储取热系统用于在过冷水和过热蒸汽相互转化过程中发生相变时,通过潜热进行热能储取;
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用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并与热源系统首尾相连形成循环管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系统包括:
锅炉,所述锅炉通过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将将过冷水加热为过热蒸汽,并提供给主循环管路;
主循环管路,所述主循环管路将发电系统与热源系统首尾相连;
优选地,所述锅炉通过主循环管路向发电系统提供过热蒸汽;
优选地,所述发电系统通过主循环管路向锅炉提供过冷水;
优选地,所述潜热储取热系统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显热储取热系统;
优选地,所述显热储取热系统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边的主循环管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热储取热系统包括:
第一显热储取热单元,所述第一显热储取热单元连接主循环管路与潜热储取单元,用于在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进行热能储取;
第二显热储取热单元,所述第二显热储取热单元连接潜热储取热系统与主循环管路,用于在饱和水或欠饱和水和过冷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进行热能储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热储取热单元与第二显热储取热单元的储热介质均为固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热储取热单元和第二显热储取热单元均设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分别用于与过热蒸汽、过冷水之间的热交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热储取热系统包括:
相变储取热装置,所述相变储取热装置用于通过相变储热介质的相变进行热能储取;相变储取热装置的第一出口连接第一显热储取热单元,相变储取热装置的第二出口连接第二显热储取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相变储取热装置设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实现储热介质与湿蒸汽之间的热交换;
优选地,所述潜热储取热系统还包括:
汽包,所述汽包用于饱和水与饱和蒸汽之间的水汽分离,汽包第一接口连接相变储取热装置的第一出口,汽包第二接口连接有循环泵,汽包第三接口连接第二显热储取热单元,汽包第四接口连接第一显热储取热单元;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汽包中分离出的饱和水或欠饱和水送入相变储取热装置进行循环蒸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包括:
汽轮机组,所述汽轮机组用于将热源系统传来的过热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将机械能提供给发电机;
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用于将汽轮机组传来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汽轮机组出口端,用于将汽轮机组输送的蒸汽进行冷凝转化为液态水;
凝泵,所述凝泵设置在冷凝器出口端,用于将冷凝器输送的液态水加压输送;
低压加热器,所述低压加热器用于对液态水加热后输送给除氧器;
除氧器,所述除氧器用于去除液态水中的氧;
给水泵,所述给水泵设置在除氧器的给水出口端,用于将除氧器输送的给水加压输送;
高压加热器,所述高压加热器出口端连接至热源系统,用于将给水加压升温后输送给热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6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