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的组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8063.3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旻;王浩;方兴杰;冉岸绿;韩磊;王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支撑 基坑 围檩 钢支撑 水平方向设置 液压动力泵站 组合支撑体系 液压千斤顶 液压油管 钢筋混凝土支撑 水平支撑结构 压力传感器 施工周期 伺服补偿 传统的 控制器 有压力 传感器 施工 支撑 轴力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的组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围檩,沿基坑的边沿设置;水平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于基坑内的混凝土支撑和多根第一钢支撑,混凝土支撑包括连接于围檩的多道第一混凝土支撑和多道第二混凝土支撑,第一混凝土支撑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第二混凝土支撑沿与第一水平方向交叉的第二水平方向设置,第一钢支撑支撑于围檩与所述第一混凝土支撑之间、围檩和第二混凝土支撑之间;以及轴力伺服补偿系统,包括安装于第一钢支撑的一端的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油管连接有液压动力泵站,液压油管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压动力泵站连接有控制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的组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建筑基坑工程正在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大型基坑,一般指基坑面积达到10000m2及以上。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不但施工周期长、成本高,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于钢支撑体系,当支撑长度过长时,会产生预应力损失严重和压杆稳定等问题,因此也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大型基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基坑的组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基坑的组合支撑体系,包括:
围檩,设于基坑四周的土体中,所述围檩沿所述基坑的边沿设置;
水平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于基坑内的混凝土支撑和多根第一钢支撑,所述混凝土支撑包括连接于所述围檩的多道第一混凝土支撑和多道第二混凝土支撑,所述第一混凝土支撑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混凝土支撑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交叉的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钢支撑支撑于所述围檩与所述第一混凝土支撑之间、所述围檩和所述第二混凝土支撑之间;以及
轴力伺服补偿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钢支撑的一端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油管连接有液压动力泵站,所述液压油管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液压动力泵站连接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计算模块、增压模块和减压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分别连接于所述增压模块和所述减压模块,所述增压模块和所述减压模块分别连接于所述液压动力泵站。
进一步的,所述轴力伺服补偿系统还包括可视化操作平台,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可视化操作平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所述指令接收模块连接于所述可视化操作平台、所述增压模块和所述减压模块。
进一步的,相邻的二道所述第一混凝土支撑之间、相邻的二道所述第二混凝土支撑之间分别设有第二钢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支撑的下方设有立柱,相邻的二所述第一钢支撑的下方的所述立柱上连接有托梁,相邻的二所述第一钢支撑分别搁置于所述托梁的两端。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述的基坑的组合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基坑的四周土体中施工围檩,使得所述围檩沿所述基坑的边沿设置;
于所述基坑内沿第一水平方向施工混凝土支撑的多道第一混凝土支撑、于所述基坑内沿第二水平方向施工所述混凝土支撑的多道第二混凝土支撑多道第二混凝土支撑,使得多道所述第一混凝土支撑、多道所述第二混凝土支撑连接于所述围檩;
分别于所述围檩与所述第一混凝土支撑之间、所述围檩和所述第二混凝土支撑之间设置多根第一钢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8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工程钢板桩支护方法
- 下一篇:深基坑外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