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ros的混合应用解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8160.2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0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奇;杨明哲;孙旺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7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ros 混合 应用 解决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ros的混合应用解决系统,包括脚手架指令设计及其兼容模块、快速生成开发模板模块、插件与组件更新模块和云端信息增量发布更新模块;所述脚手架指令设计及其兼容模块通过脚手架暴露出来简洁的接口,让用户快速进行生成内置包,更新模板文件、sdk相关文件;所述快速生成开发模板模块通过脚手架指令从前端包管理平台自动拉取最新的模板,让用户随时随地进入开发状态;所述插件与组件更新模块包括前端插件更新、前端组件更新、客户端组件更新;所述云端信息增量发布更新模块通过eros‑cli触发增量信息发布和全量信息发布两个命令。其整个过程实现一套代码能动态的运行在不同平台,减少人力与时间投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eros的混合应用解决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应用(APP)平台的多样化发展(Android、iOS、Windows等),应用开发商面临着提供多平台APP解决方案这一挑战,由此针对不同的平台开发对应的APP,以达到推广应用产品、扩大用户群的目的。
对于应用开发人员来说,不同平台需要不同的编程语言、开发环境,这对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同时多种语言和环境的转换容易让人混淆,埋下bug隐患。另一方面,应用的维护和升级也比较困难。任何的维护和升级,都必须针对不同的平台开发对应的版本,增大了维护、升级的复杂度;此外,由于平台特性的关系,不同平台间的用户体验也很难做到一致。这样的开发需要许多不同的开发小组在不同的平台开发同一款APP,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极大的浪费了人力和时间。所以,目前急需要一种跨平台的混合应用解决方法,只做一次开发,编译生成不同平台的APP,减少重复劳动,大大加快开发进程。
目前,前端开发混合应用绝大部分都是基于react-native,react虽然为前端应用开发者打开了函数式编程的大门,但其让人晦涩难懂的语法也让很多新手开发望而却步。相比较而言,vue则以友好的api,更接近前端编程的方式、丰富的文档吸引了大量的开发者。与此同时,基于vue写法的weex的出现,也打开了vue和混合应用的桥梁。
Weex是一款轻量级的移动端跨平台动态性技术解决方案,无论是开发过程,还是打包、发布过程,都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1)weex在初始化时,启动环境会遇到种种问题;
(2)项目工程化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3)业务写法前端接受程度不高,编译环境需要二次配置;
(4)版本升级之后,当前应用扩展设计不足导致很难升级SDK;
(5)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对weex的modules和components进行扩展,前端人员的原生扩展能力有限,官方更新不够快;
(6)没有配套的增量升级的方案;
(7)没有成套的UI组件进行简易APP快速开发。
以上局限性导致了很多开发者不敢使用,weex因此也一直不温不火,因此不仅限制了vue和weex,同时也限制了绝大部分开发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eros的混合应用解决系统,通过一次开发,编译生成不同平台的APP,减少重复劳动,大大加快开发进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eros的混合应用解决系统,包括脚手架指令设计及其兼容模块、快速生成开发模板模块、插件与组件更新模块和云端信息增量发布更新模块;
所述脚手架指令设计及其兼容模块通过脚手架暴露出来简洁的接口,并从开源仓库平台github将项目信息克隆clone到本地,让用户快速进行生成内置包,更新模板文件,更新sdk相关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8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