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机用绕线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8313.3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6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D04B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机构 弹性板 安装座 导杆 卡钩 孔槽 立柱 锥形凸头 针织机 高速运转过程 高强度条件 压力传感器 导杆底端 控制装置 连续圆周 两端设置 螺纹旋紧 受力状况 安装孔 减小 绕线 外设 磨损 反馈 | ||
本发明是一种针织机用绕线机构,包括卡钩和安装座,所述卡钩两端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卡钩下方通过螺纹旋紧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方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底端设置有锥形凸头;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中部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内实配导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弹性板提高了绕线机构的韧性,并且通过设置锥形凸头能够实现减小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磨损,延长了绕线机构在高强度条件下使用的寿命;通过设置导杆、孔槽及立柱,实现孔内连续圆周的旋转,旋转的连续性好,效率高;通过弹性板上的压力传感器将弹性板上受力状况反馈到外设的控制装置,以此控制绕线速度,达到绕线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机用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织机依照针织种类的不同,区分有多种机型,如毛巾专用织机、双面针织机、单面针织机、电子提花针织机、花盘针织机等种种不同类型的织机,而无论何种类型的织机,都必须利用织针进行针织作业。织针的顶端具有一呈弯曲状的弯勾部,而由弯勾部向针柄部位延伸处绞接有针舌,该针舌可在针柄上上下摆动,使得该织针在利用弯勾部进行纱钱勾勒成圈的动作时,可以通过针舌达到防止脱纱的效果。同时配套使用的还有绕线机构,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一种能够长久持续旋转且不会造成卡死的绕线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机用绕线机构,寿命长,旋转的连续性好和绕线速度不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织机用绕线机构,包括卡钩和安装座,所述卡钩两端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卡钩下方通过螺纹旋紧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方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底端设置有锥形凸头;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中部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内实配导杆。
进一步的,所述卡钩与弹性板一体化成型,所述连接块与导杆一体化成型,所述安装座、安装孔、立柱一体化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可把绕线时纱线对弹性板的压力信息反馈到外设的控制装置,以此控制绕线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凸头由耐磨硬质合金制成,能够实现减小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磨损,提高了绕线机构的工作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孔槽的直径长度大于所述锥形凸头的直径长度,易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与立柱为间隙配合,提高装置稳定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弹性板,提高了绕线机构的韧性,延长了在高强度条件下使用的寿命;通过弹性板上的压力传感器将弹性板上受力状况反馈到外设的控制装置,以此控制绕线速度,达到绕线均匀;通过设置导杆、孔槽及立柱,实现孔内连续圆周的旋转,旋转的连续性好,效率高;通过设置锥形凸头,能够实现减小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的磨损,提高了绕线机构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所标记为:l、卡钩;2、安装座;3、弹性板;4、连接块;5、导杆;6、锥形凸头;7、安装孔;8、立柱;9、孔槽;1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针织机用绕线机构,包括卡钩1和安装座2,所述卡钩1两端设置有弹性板3,所述卡钩1下方通过螺纹旋紧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下方连接有导杆5,所述导杆5底端设置有锥形凸头6;所述安装座上2设置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座2中部上方设置有立柱8,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孔槽9,所述孔槽9内实配所述导杆5。
所述卡钩1与弹性板3一体化成型,所述连接块4与导杆5一体化成型,所述安装座2、安装孔7、立柱8一体化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8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