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8420.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9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兆;王肖;霍舒豪;李晓飞;张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6;B62D25/08;B62D35/00;E0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总成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总成,包括侧围总成、车顶总成、LED屏罩、灯罩、控制面板安装架、控制面板盖、激光雷达安装架和车架安装凸台;侧围总成包括前围、侧围和后围;前围和后围分别与侧围相连;后围上开有控制面板安装槽;车顶总成扣合于侧围总成的顶部;LED屏罩设置于前围上;灯罩设置于侧围总成上;控制面板安装架设置于控制面板安装槽内;控制面板盖与控制面板安装槽铰链连接;前围、侧围的左右两侧和车顶总成的后端分别开有一个摄像头固定安装孔;前围和侧围的左右两侧上均开有多个超声波探头固定安装孔;激光雷达安装架设置于车顶总成上;侧围总成和车顶总成的内部均设有多个车架安装凸台;车架安装凸台上开有安装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总成。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在20世纪也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于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例如,谷歌自动驾驶汽车于2012年5月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日渐成熟,也逐渐成为近些年来的热点话题。但是,乘用车自动驾驶距离真正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而限定环境内的小型低速无人驾驶环卫清扫车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
对于小型低速无人驾驶环卫清扫车来说,自动驾驶技术对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车身结构作为承受路面底盘碰撞等载荷和传递载荷的基本系统,对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车身结构设计对车身的安全,耐久强度、弯曲和扭转刚度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但影响车身的性能,也影响车身的重量和成本。但是现有技术中车身结构并没有针对小型低速无人驾驶清扫车设计的,不能够满足小型低速无人驾驶清扫车的实际需求,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主要应用于小型低速无人驾驶清扫车的车身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主要应用于小型低速无人驾驶清扫车的车身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总成,所述车身总成包括:
侧围总成,包括前围、侧围和后围;所述前围与所述侧围的前端相连;所述后围与所述侧围的后端相连,所述后围上开有控制面板安装槽;
车顶总成,所述车顶总成扣合于所述侧围总成的顶部;
LED屏罩,所述LED屏罩设置于所述前围上,用以保护LED显示屏;
灯罩,所述灯罩包括前灯罩、左右前灯罩、左右后灯罩、尾灯罩;
所述前灯罩设置于所述前围的底端;
所述左右前灯罩设置于所述前围的顶端和所述侧围的前顶端;
所述左右后灯罩设置于所述侧围的后顶端;
所述尾灯罩设置于所述后围上;
控制面板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安装槽内,用于安装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盖,与所述控制面板安装槽铰链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盖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控制面板安装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摄像头固定安装孔,所述前围、所述侧围的左右两侧和所述车顶总成的后端分别开有一个所述摄像头固定安装孔,用于安装摄像头;
超声波探头固定安装孔,所述前围和所述侧围的左右两侧上均开有多个所述超声波探头固定安装孔,用于安装超声波探头;
激光雷达安装架,所述激光雷达安装架设置于所述车顶总成上,用以安装激光雷达;
车架安装凸台,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车顶总成的内部均设有多个车架安装凸台;所述车架安装凸台上开有安装孔,用以与车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8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整体分离式无人驾驶汽车
- 下一篇:一种充电口盖的开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