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临氢条件下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9794.X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斌;田鹏;刘中民;王林英;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11/04;C07C11/06;C07C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条件下 甲醇 甲醚 制取 烯烃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n个并联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包含甲醇和/或二甲醚的进料气在氢气存在下与催化剂接触,制备的低碳烯烃;其中,n≥1。该方法采用高压临氢的手段,催化剂单程寿命可达1000h以上,低碳烯烃选择性可以达到80%,采用并联式固定床反应器,降低了装置投资,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压临氢条件下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生产各种化学品的基本原料,是化工产业的基石。低碳烯烃主要通过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催化裂化和蒸汽裂解等工艺,以及煤化工中的甲醇制烯烃(MTO)等工艺制备。随着石油资源的消耗,MTO工艺日渐成为目前重要的低碳烯烃生产技术。MTO过程采用分子筛为催化剂,其常压下易积碳失活,反应寿命较短,因此MTO过程多采用流化床工艺,通过催化剂的频繁再生来实现连续生产。但是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大量积碳的生成降低了甲醇的利用率,增加了吨烯烃消耗甲醇的用量,同时流化床工艺对装置要求较高,设备投资较大。
目前,国内外关于固定床甲醇制烯烃工艺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甲醇制丙烯工艺上,且采用压力一般都小于0.5MPa。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压临氢的手段,甲醇制烯烃反应催化剂单程寿命可达1000h以上,低碳烯烃选择性可以达到80%;同时,相对于流化床工艺,该方法采用并联式固定床反应器,降低了装置投资,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所述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n个并联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包含甲醇和/或二甲醚的进料气在氢气存在下与催化剂接触,制备低碳烯烃,其中,n≥1。
可选地,所述反应的压力为0.5~15.0MPa。
可选地,所述反应的压力的下限选自0.5MPa、1.0MPa、2.0MPa、4.0MPa、5.0MPa、6.0MPa、7.0MPa、8.0MPa、9.0MPa、10.0MPa、11.0MPa、12.0MPa、13.0MPa、14.0MPa、15.0MPa,以及以上点值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点值。
可选地,所述反应的压力的上限选自1.0MPa、2.0MPa、4.0MPa、5.0MPa、6.0MPa、7.0MPa、8.0MPa、9.0MPa、10.0MPa、11.0MPa、12.0MPa、13.0MPa、14.0MPa、15.0MPa,以及以上点值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点值。
可选地,所述反应的压力为2.0~7.0MPa。
可选地,所述固定床反应器的数量n为2~5个,且至少1个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处在再生或待用状态。
可选地,所述催化剂为分子筛催化剂。
可选地,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中包括分子筛和粘结剂;
其中,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中分子筛的含量为10wt.%~90wt.%。
可选地,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中分子筛的含量下限可独立地选自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50wt.%、60wt.%、70wt.%、80wt.%、90wt.%,以及以上点值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点值。
可选地,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中分子筛的含量上限可独立地选自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50wt.%、60wt.%、70wt.%、80wt.%、90wt.%,以及以上点值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点值。
可选地,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中分子筛的含量为20wt.%~8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9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