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线路故障跟踪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0153.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7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鸣;黄骞驰;王三妹;韩青;邓自主;朱荆沙;李晓峰;万教智;吴俣霖;周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46 | 分类号: | H04B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端连接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传输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 采集模块 电网线路 故障跟踪 通信系统 电网 母线 故障位置信息 故障信息发送 故障信息信号 数据服务中心 供电可靠性 传输数据 工作效率 数据报警 手持端 排出 巡线 决策层 检修 发送 供电 维修 分析 帮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线路故障跟踪通信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其设置在电网中的每条母线上;数据处理模块,其与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数据报警模块,其设置在电网中的每条母线上,用于接收故障信息信号;数据分析模块,其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数据传输模块,其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传输数据;数据服务中心,其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将接收到的故障信息发送至决策层、将所分析出的故障位置信息发送至检修人员电网手持端,能够帮助维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排出故障,恢复正常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大大减少故障巡线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故障在线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网线路故障跟踪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配电网自动化运行已经越来越重要。配电网自动化是运用各种技术及配电设备,对配电网进行监控管理,使配电网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故障定位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要求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并及时通知电力部门检修人员,为电力部门检修人员排查故障和恢复供电节约时间。
但现有的故障定位方法不能准确地定位故障点的位置,还需检修人员现场进行排查和定位,延长了恢复供电的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线路故障跟踪通信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其设置在电网中的每条母线上,获取配电网通信网络的性能指标数据,所述性能指标数据包括通信性能指标和网络性能指标;
数据处理模块,其与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数据处理以满足模数转换电路的数据范围;
数据报警模块,其设置在电网中的每条母线上,用于接收故障信息信号;
数据分析模块,其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当数据分析模块经过分析后,判断所接收的数据为是否为故障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其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传输数据;
数据服务中心,其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故障信息发送至决策层、将所分析出的故障位置信息发送至检修人员电网手持端,并开启故障位置的数据报警模块。
优选方案是: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采用互感线圈以实现输电线路上的电压/电流的非接触式测量。
优选方案是:所述通信新指标包括:电压值、电流值、传输距离、传输时延、丢包率和误码率。
优选方案是:所述网络指标包括:抗干扰能力、安全性、有效性。
优选方案是:所述数据报警模块为光报警模块。
优选方案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性能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包括:
1)对所述性能指标数据中的各类指标定义模数隶属度函数;
2)利用所述模糊隶属度函数对所述各类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处理。
优选方案是:所述数据服务中心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进行优先级设置,重要的用户进行优先维修。
优选方案是:所述数据服务中心对停电数据和客户投诉数据进行关联聚类,分析不同地区对停电的敏感性,并对停电客户投诉进行预警。
优选方案是: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预先设置故障阈值,当所接收的性能指标数据超过或低于故障阈值一定的范围,则判断所接收的数据为故障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通信方法、随钻测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