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差动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1369.4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毛志明;陈治仲;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瑞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保护装置 光收发器 主控制器 电网 首端 信号采集端口 信号发射端口 信号接收端口 电流采样器 故障判断 脉冲发送 输电线路 中断端口 准确度 发射 发射端 接收端 并联 与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差动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光收发器,主控制器的信号发射端口和脉冲发送端口共同通过与门与光收发器的发射端相连接,主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口和中断端口并联后与光收发器的接收端相连接,主控制器的信号采集端口与电流采样器相连接,电网差动保护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输电线路的两端,首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接收端与末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发射端相连接,首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发射端与末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接收端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电网差动保护装置具有造价低、实现方式简便和故障判断准确度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网差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配电网的不断发展及配网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的可靠性是衡量供配电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衡量供配电可靠性的指标,一般以全年平均供电时间占全年时间的百分数来表示,例如,全年时间为8760小时,用户全年平均停电时间87.6小时,即停电时间占全年的1%,则供电可靠性为99%。
配网自动化的各种智能测控、保护装置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特别是配电网中的故障隔离及供电自恢复功能,而光纤差动保护技术及其装置在电力系统10KV中压系统配网中,对配电网故障的快速隔离,具有其它智能装置不可比拟的优势,且国内已经初步具备实施条件,目前在南方电网的部分区域已开始规划实施。
光纤差动保护的实现方式:线路差动保护通常指输电线的纵联保护,就是用光纤通信通道将输电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的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但是,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需智能网络传输设备,如光/电转换设备,造价高昂;其次,实现机理复杂,对网络传输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此外,数据的同步采样需消除网络通信的通信延时,影响着故障判断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网差动保护装置,具有造价低、实现方式简便和故障判断准确度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电网差动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光收发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信号采集端口、信号接收端口、信号发射端口、脉冲发送端口和中断端口,所述光收发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发射端口和脉冲发送端口共同通过与门与所述光收发器的发射端相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口和中断端口并联后与所述光收发器的接收端相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采集端口与电流采样器相连接,所述电网差动保护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输电线路的两端,分别记为首端差动保护装置和末端差动保护装置,所述首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接收端与所述末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发射端相连接,所述首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发射端与所述末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接收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首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接收端通过光纤与所述末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发射端相连接,所述首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发射端通过光纤与所述末端差动保护装置光收发器的接收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差动保护装置还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分别与所述电流采样器和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采集端口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差动保护装置还包括时钟芯片,所述时钟芯片与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采集端口相连接,所述时钟芯片为所述主控制器提供时钟信号。
可选的,所述时钟芯片为温补型时钟芯片。
可选的,所述差动保护装置还包括铁电存储器,所述铁电存储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采集端口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器的信号采集端口为SPI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瑞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瑞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1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网保护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ESD保护装置及数据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