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灼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3059.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艾蒙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吉乃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5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均匀搅拌 外界空气 灼烧炉 转套 灼烧 机械运动 齿轮配合机构 动力传输机构 气体传输机构 无动力驱动 传感机构 动力电机 防护罩壳 控制面板 立式机架 设备结构 温度传感 温度检测 稀土产品 氧化机构 氧化效果 氧化作用 灼烧装置 自动打开 风扇头 排气罩 机箱 炉门 内磁 外磁 遥杆 能源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稀土产品灼烧炉,其结构包括机箱、控制面板、高效灼烧装置、遥杆、立式机架、炉门、排气罩管、动力电机装置、动力传输机构、防护罩壳、齿轮配合机构、均匀搅拌机构、气体传输机构、启动氧化机构、温度检测传感机构,本发明能够在灼烧过程中通过机械运动对稀土进行均匀搅拌,使稀土被灼烧的更加均匀,提高稀土的氧化效果,且能够通过温度传感作用自动打开通道让外界空气进入,与稀土发生氧化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稀土的处理质量,减少能源的浪费,内磁转套与外磁转套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风扇头的无动力驱动,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外界空气的通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灼烧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立式灼烧炉。
背景技术
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虽然在地球上储量非常巨大,但冶炼提纯难度较大,显得较为稀少,得名稀土,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
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对稀土进行灼烧过程中是一直密封着,外界气体无法进入,氧化效果对稀土灼烧至关重要,工作人员只能通过手动开启炉门让气体进入帮助稀土进行氧化,这样来回开启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且影响稀土的灼烧效果。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立式灼烧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立式灼烧炉,包括机箱、控制面板、高效灼烧装置、遥杆、立式机架、炉门、排气罩管,控制面板嵌入安装于机箱的正表面,机箱的底端与高效灼烧装置的顶端相焊接,遥杆与炉门相连接,立式机架的顶端与高效灼烧装置的底端相焊接,炉门与高效灼烧装置铰链连接,排气罩管与高效灼烧装置相嵌套,高效灼烧装置包括动力电机装置、动力传输机构、防护罩壳、齿轮配合机构、均匀搅拌机构、气体传输机构、启动氧化机构、温度检测传感机构,动力电机装置嵌入安装于防护罩壳的内部,动力电机装置与动力传输机构扣合连接,动力传输机构与齿轮配合机构相扣合,齿轮配合机构与均匀搅拌机构配合连接,气体传输机构与启动氧化机构相连接,启动氧化机构与温度检测传感机构电连接,气体传输机构包括风扇头、连接杆、内磁转套、隔离套、过滤网、气体传输管、外磁转套、磁套驱动轮、磁套驱动轴、磁套传动轮、中转箱,中转箱与排气罩管相连通,风扇头安装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内磁转套的中部,内磁转套安装在中转箱内,隔离套安装在中转箱的外部,外磁转套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隔离套的外部,磁套驱动轴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中转箱的下方,磁套驱动轮与磁套传动轮分别安装在磁套驱动轴的两端,磁套驱动轮与外磁转套相啮合,磁套传动轮与齿轮配合机构相啮合,中转箱远离排气罩管的一端与气体传输管相连通,过滤网嵌入安装于气体传输管的内部,气体传输管的底端与均匀搅拌机构相连接。
动力电机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动力电机、支撑架、动力转杆、轴承,固定底板与动力电机相焊接,动力电机与动力转杆的右端嵌套连接,动力转杆贯通连接于支撑架的左右两端,轴承与动力转杆嵌套连接,轴承嵌入安装于动力电机的左端,动力转杆与动力传输机构啮合连接。
动力传输机构包括主动轮、主动杆、活动杆架、滑槽架、矩形滑块、直杆、活动关节、连接杆,主动轮的正表面与主动杆扣合连接,主动杆与活动杆架相连接,矩形滑块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滑槽架的内部,活动杆架与矩形滑块扣合连接,矩形滑块与直杆相扣合,直杆通过活动关节与连接杆扣合连接,主动轮与动力转杆啮合连接。
齿轮配合机构包括从动轮、第一锥齿轮、旋转杆、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滚珠套,从动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锥齿轮与旋转杆的底端相连接,旋转杆的顶端与第二锥齿轮的底端相焊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锥齿轮与滚珠套相连接,滚珠套与均匀搅拌机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吉乃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吉乃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