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型液晶化合物、包含该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混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3107.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李珊珊;吴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9/44 | 分类号: | C09K19/44;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化合物 碳原子数 烷氧基 烷基 液晶混合物 环戊基 烯基 通式I 光学各向异性 液晶显示设备 烷氧基取代 液晶显示器 光学特性 介电常数 驱动电压 旋转粘度 正型液晶 向列相 应用 响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化合物,该液晶化合物具有通式I,通式I为其中,R、Y各自独立地选自H、F、Cl、碳原子数表示1~7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烯烷氧基,上述烷基、烷氧基、烯基和烯烷氧基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或F取代,或环戊基,或者为被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烯烷氧基取代的环戊基。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该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混合物,以及该液晶化合物和液晶混合物在液晶显示设备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液晶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弹性系数值,较宽的温度范围的向列相,合适的旋转粘度、光学各向异性及介电常数,有利于改善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响应速度、驱动电压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化合物、包含该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混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RCA公司首次发现用电刺激会改变液晶的透光方式,并随后应用该性质发布了液晶显示技术后,液晶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至各个领域。1966年,杜邦公司利用芳族聚酰胺液晶合成了Kevlar纤维后,液晶材料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液晶材料凭借其特殊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光学存储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等众多领域,研究范围更是遍及化学、生物及信息科学等众多领域,成为当今社会上备受青睐、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液晶材料性能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预计今后液晶材料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制备已有液晶材料的新工艺,减少副产物与有害物质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2)对现有液晶材料进行性能改性,如降低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提高显示用液晶材料的色彩丰富多样性等;(3)制备新型功能型液晶材料,满足多领域的高标准使用要求,如显示用新型液晶材料、信息工程领域的新型光电液晶存储材料、生物工程领域的新型药用液晶材料等。
液晶显示器可分为无源矩阵(又称为被动矩阵或简单矩阵)和有源矩阵(又称为主动矩阵)两种驱动方式。其中,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是通过施加电压来改变液晶化合物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背光源发出的光发射强度来形成图像,其由于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低功率、面薄以及质轻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根据有源器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在作为衬底的硅芯片上的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其它二极管;在作为衬底的玻璃板上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其中,目前发展最迅速的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其已在手机、电脑、液晶电视和相机等显示设备上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成为目前液晶市场的主流产品。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广泛应用,对其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液晶显示器高图像质量方面要求更广的工作温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对比度,而要求功耗越来越低,这些性能的提高都离不开液晶材料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介电常数的液晶化合物,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液晶材料的弹性系数、液晶宽度、旋转粘度、介电常数及光学各向异性等特性,从而改善光学特性,提高液晶材料的响应速度,降低驱动电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混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液晶化合物和液晶混合物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化合物,该液晶化合物具有通式I,通式I为:
其中,R、Y各自独立地选自H、F、Cl、碳原子数表示1~7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烯烷氧基,上述烷基、烷氧基、烯基和烯烷氧基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或F取代,或环戊基,或者为被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烯烷氧基取代的环戊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