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炸干化污泥、煤粉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4192.3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跃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耀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0 | 分类号: | C10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装置 成型机主体 干化污泥 料位计 混合仓 煤粉 推进转轴 成型机 封闭壳 加长轴 低位 爆炸 体内 煤粉混合物 控制器电 使用寿命 外侧设置 出料口 两套 左端 连通 轴承 装载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炸干化污泥、煤粉成型机,其包括成型机主体,成型机主体的左端上部设置有装载干化污泥和煤粉混合物的混合仓,混合仓的出料口连通成型机主体;成型机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两套驱动装置,每套驱动装置均位于各自独立的封闭壳体内,且每套驱动装置与成型机主体内部的一个推进转轴通过一根加长轴连接;混合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高位料位计和低位料位计,高位料位计、低位料位计以及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由于将驱动装置设置在封闭壳体内,且其与推进转轴通过加长轴连接,这就避免了煤粉和干化污泥进入电机、轴承内,进而提高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避免爆炸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炸干化污泥、煤粉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对水的需求,产生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生活污水,污水经过生化法处置后产生的污泥组分也趋于多样化,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置,其中所含的寄生虫、病菌、臭气等有害成分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污泥处置利用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已经成为环境领域重要任务。焚烧处理是彻底解决污泥的最佳途径,但是由于污泥较高的含水率(约70%)导致焚烧效果不佳,因此污泥干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于污泥的热值较低,在进行固定燃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混合煤粉等热值较高的燃料,从而提升固体燃料的整体热值含量。现有固体燃料成型机均采用螺杆挤出形式进行固体燃料的成型,而煤粉和干化污泥在成型过程中,极易进入电机和减速器,在长时间工作后,进入的煤粉和污泥粉末很容易对电机和减速器造成故障,且严重还会导致爆炸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爆炸干化污泥、煤粉成型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防爆炸干化污泥、煤粉成型机,其包括成型机主体,成型机主体的左端上部设置有装载干化污泥和煤粉混合物的混合仓,混合仓的出料口连通成型机主体;成型机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两套驱动装置,每套驱动装置均位于各自独立的封闭壳体内,且每套驱动装置与成型机主体内部的一个推进转轴通过一根加长轴连接,加长轴的长度大于等于0.5米;混合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高位料位计和低位料位计,高位料位计、低位料位计以及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成型机主体包括圆筒壳体以及位于圆筒壳体内部的两个推进转轴,圆筒壳体包括由左至右依次封闭衔接壳体一、壳体二、壳体三以及壳体四,其中,位于壳体一和壳体四的推进转轴上设置有推料螺旋,位于壳体二、壳体三的推进转轴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椭圆轮和第二椭圆轮,第一椭圆轮和第二椭圆轮的设置位置相互错开且设置数量相等,第一椭圆轮的长轴与第二椭圆轮的长轴始终处于垂直;壳体四的右端密封连接有端盖,端盖上开设有向外辐射的多个料道,端盖的右端设置有可转动的封板,封板上设置有与料道相对应的出料孔。
由壳体一、壳体二、壳体三以及壳体四构成的圆筒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两个推进转轴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壳体三以及壳体四上分别连接有地线一和地线二。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联轴器以及减速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封闭壳体外侧的加长轴连接。
驱动电机的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静电引线,第一静电引线连接大地。
混合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外界的加料机连接,加料机进一步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高位料位计和低位料位计的反馈信号控制加料机加料动作。
成型机主体的下部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架,支架分别位于成型机主体的左右两端。
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底盘,底盘的下部设置有行走轮和万向轮,行走轮和行走轮驱动机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将驱动装置设置在封闭壳体内,且其与推进转轴通过加长轴连接,这就避免了煤粉和干化污泥进入电机、轴承内,进而提高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避免爆炸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耀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耀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4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合成液化气产能优化控制方法
- 下一篇:固硫型洁净型煤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