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HPC小箱梁端部横隔的预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4316.8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宁平华;彭聪;王晟;唐明裴;邓德伦;郭钰瑜;王如寒;麦梓浩;欧键灵;熊正元;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B28B23/02;B28B23/00;B28B7/00;B28B7/02;E01D2/04;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付奕昌 |
地址: | 510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部隔板 预制 小箱 梁端部 横隔 超高性能混凝土 预制箱梁 有效地 现浇 混凝土 缓粘结预应力筋 高压蒸汽养护 工业流水线 浇筑混凝土 选择性调整 对箱 箱梁 张拉 桥梁 配合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HPC小箱梁端部横隔的预制方法,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箱梁本体,待达到预定强度后,在箱梁本体的端部预制端部隔板,端部隔板现浇材料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待端部隔板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缓粘结预应力筋张拉作业,最后对箱梁本体整体进行高压蒸汽养护。采用预制箱梁本体,配合后浇UHPC或普通混凝土形成端部隔板,可有效地将现浇的端部隔板与预制UHPC小箱梁本体连成整体,根据浇筑混凝土材料可以选择性调整端部隔板的厚度,有效地提高UHPC小箱梁端部横隔的预制效率,更加适宜桥梁工业流水线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HPC小箱梁端部横隔的预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寻并丰富快速化、低道路干扰、静音化的绿色桥梁建造方式,大力倡导桥梁装配式施工,并积极探索新型材料在装配式桥梁中的应用,建造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装配式桥梁,桥梁的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已成大趋势。
虽然现有装配式桥梁品类多样,但都存在各自的缺点:钢结构具有现场焊(栓)接量大、钢桥面板存在疲劳开裂问题;钢-混组合结构自重较大,桥面板只能部分预制,现场浇筑量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横向连接易破损,耐久性病害较多。UHPC材料在法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桥梁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我国其理论研究多集中于T型梁、宽箱梁及π型梁三种形式中,对UHPC小箱梁的研究基本为空白,而T型梁结构存在较多横向联系,现场接缝多,不利于快速化建造;宽箱梁通过箱梁纵向分块实现装配式施工,现场施工作业量大且复杂;π型梁仅存在桥面纵向接缝,现场施工便捷,且取消了预应力,避免了预应力张拉产生的主梁反拱差异,从而保证了横向接缝的质量、减小桥面铺装厚度,但预应力的缺失导致桥梁跨度受限。鉴于既有装配式桥梁的缺点,发展新型装配式结构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要求成为急需。超高性能混凝土小箱梁结构轻巧,配合缓粘结预应力时结构抗弯性能突出,且利用UHPC材料可以方便地进行小箱梁之间的连接,十分适合快速化建造,UHPC小箱梁端横隔难以与梁体共同预制,且端横隔是结构空间受力的重要构件,发展UHPC小箱梁端横隔的便捷预制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快速、预制简便的UHPC小箱梁端部横隔的预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UHPC小箱梁端部横隔的预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外模板和内模板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由顶板、底板及腹板构成的箱梁本体,并在箱梁本体端部处于同一截面位置的顶板、底板及腹板上分别对应预留有顶板预留孔、底板预留孔及腹板预留孔,在箱梁本体内沿纵向预埋缓粘结预应力筋;
S2、待箱梁本体达到预定强度后,拆除外模板和内模板;
S3、在箱梁本体的端部安装内侧模板,顶板预留孔与底板预留孔之间穿插竖向钢筋,左右两个腹板预留孔之间穿插横向钢筋,与内侧模板间隔预定距离安装外侧模板,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均处于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
S4、通过顶板预留孔向箱梁本体内腔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以形成端部隔板;
S5、待端部隔板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缓粘结预应力筋张拉作业;
S6、对箱梁本体整体进行高压蒸汽养护。
优选地,步骤S1中,在顶板、底板及腹板上向跨中间隔预定距离预埋限位构件;步骤S3中,内侧模板焊接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端部穿过外侧模板,在连接螺栓上螺纹连接两个连接螺母以夹持固定外侧模板的位置,施加外部作用力使得内侧模板与限位构件抵顶接触,从而固定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位置。
优选地,步骤S4中,当浇筑普通混凝土时,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应增大。
优选地,步骤S1中,缓粘结预应力筋预埋在底板及腹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4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