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5158.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2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兴;王军明;沈玉荣;耿朝欣;孙海青;徐桥松;刘祝;郭东旭;许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02 | 分类号: | C08L61/02;C08L61/14;C08L57/02;C08L91/00;C08L3/02;C08K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油管道 油气 隔离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油溶性树脂、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所述油溶性树脂、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的质量比为1:0.8~2:0.5~2:0.4~2。本发明的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中的油溶性树脂为网状大分子物质,粘度高,将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粘结在一起,填料填充到大分子物质的间隙中,改善了隔离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润滑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使油溶性树脂和填料更紧密的结合,提高了油气隔离材料的密封性;本发明的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大大提高了耐压强度和密封性能,有效增加油气隔离效果,提高动火作业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石油运输管道均长埋于地下,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中国的输油管道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多条长输油管道也成功建设,输油管道的改造和维修动火作业的次数也大幅增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火作业的危险性。当石油运输管道某一部位大面积腐蚀穿孔发生油气泄露时非常危险,通常需要更换部分管道,在进行管道封堵抢险的时候,若动火点远离阀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气泄漏,常采用管道内局部高、低压封堵技术,截断油气流,把带油动火变成无油动火。但高低压封堵点离更换管道部位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管壁上残留的石蜡、石油等会产生油气,一旦焊接会产生燃烧或爆炸,这是极其危险的。为了避免发生此类安全事故,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将油气与施工场所进行有效的隔离,将油气与明火之间充分的隔离开来,这样油气也不会发生膨胀或燃爆,进而避免了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在进行输油管道动火作业中最主要采用黄油墙隔离法对管道进行油气隔离。
黄油墙隔离法与黄泥墙隔离法相比密封性比较好,也不会对管道中的油气及其内部介质造成影响,但是黄油墙的耐压能力差,当遇到震动时,也会在墙面上出现大量的缝隙,造成油气的大量外溢,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而且黄油墙的密封性能还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密封性能好、耐压能力更佳的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其包括如下原料:油溶性树脂、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所述油溶性树脂、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的质量比为1:0.8~2:0.5~2:0.4~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油溶性树脂、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的质量比为1:0.8~2:0.5~2:0.4~2备料;
S2.将所述油溶性树脂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在20~50℃下搅拌4~6h,得溶液A;向所述溶液A中加入所述润滑剂,在20~50℃下搅拌2~4h,得溶液B;再向所述溶液B中加入所述填料,在40~100℃下搅拌2~3h,得固体C;
S3.将所述固体C经过加热成型、脱模,即得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的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中的油溶性树脂为网状大分子物质,粘度高,会将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粘结在一起,填料可以填充到大分子物质的间隙中,改善隔离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润滑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以使油溶性树脂和填料更紧密的结合,提高了油气隔离材料的密封性;本发明的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主要由油溶性树脂、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按照一定的配比组成,不仅提高了其耐压强度,也使油气隔离材料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可以有效增加油气隔离效果,提高动火作业的安全性。本发明提供的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且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油管道油气隔离材料,其包括如下原料:油溶性树脂、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且油溶性树脂、有机溶剂、填料和润滑剂的质量比为1:0.8~2:0.5~2:0.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5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火高效的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