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钾转运体蛋白GhHAK5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5354.5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莉;王逸茹;李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C12N15/74;C12N1/21;A01H5/00;A01H6/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转运体蛋白 编码基因 目的植物 耐低钾 植物钾 基因 蛋白质 蛋白 制备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微生物 氨基酸序列 制备转基因 转基因植物 基因沉默 信号调控 植株 应用 逆境 棉花 网络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钾转运体蛋白GhHAK5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获自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命名为GhHAK5蛋白,是如下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编码GhHAK5蛋白的基因(命名为GhHAK5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备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目的植物中的GhHAK5基因沉默,得到耐低钾能力低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备转基因微生物的方法,是在出发微生物中导入GhHAK5基因,得到耐低钾能力高于所述出发微生物的转基因微生物。本发明对于研究植株耐钾,探究植物在逆境下的信号调控网络具有重大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植物钾转运体蛋白GhHAK5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与光合作用、油脂合成、酶活性、气孔运动、蛋白质合成、离子平衡及抗逆性都密切相关。钾营养缺乏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并且根系发育不良甚至发生腐烂,抗逆性、抗病性降低。
棉花是喜钾的经济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钾营养。钾能够促进棉花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但近年来随着棉花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逐步提高,以及转基因抗虫棉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推广普及,我国棉花生产中的缺钾现象和缺钾程度越来越普遍和严重。另外,由于不合理的肥料运筹,我国棉花生产中的缺钾现象进一步加剧,常常导致早衰并严重影响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人们对植物钾营养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植物中众多的钾离子通道、钾转运体以及相关的调控蛋白被相继克隆出来。它们在钾亲和性、选择性和能量的偶联上的作用都是不相同的。根据钾转运和通道蛋白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个钾通道家族和3个钾转运体家族。分别是:Shaker钾通道、TPK钾通道、Kir-like钾通道和KUP/HAK/KT钾转运体、TPK/HKT转运体、CPA阳离子质子反向转运体。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缺钾导致棉花早衰,严重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多年来,人们采用传统常规选育等方法解决棉花品种缺钾问题,但往往耗资大、工作量大和选择效率不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耐低钾棉花品种成为可能。当前棉花的基因克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棉花的基因克隆工作远远落后于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植物钾转运体蛋白GhHAK5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获自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命名为GhHAK5蛋白,是如下(a)或(b)或(c)或(d)或(e):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低钾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c)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钾吸收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d)获自棉花的与(a1)具有98%以上同源性且与植物耐低钾相关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质;
(e)获自棉花的与(a1)具有98%以上同源性且与植物钾吸收相关的由其衍生的蛋白质。
为了使蛋白质便于纯化和检测,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53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