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密封性检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6619.3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7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冲;王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注液后 密封性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密封性检测系统,包括:氦气检测仪、氦气检测阀门、真空泵、氦气罐、氦气计量泵、压缩空气源和主管道。本公开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密封性检测方法,通过真空泵在注液孔外形成负压环境,然后通过氦气在真空环境下逸散,通过氦气检测仪检测电池中是否有氦气溢出来判断电池密封性。本公开摒弃了传统方法先在电池中充入氦气的做法,所需氦气量大大降低,节省了成本;本公开对电池内部不造成影响,无损检测更有利于保证电池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密封性检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注入电解液之后,在注液孔处需要进行密封焊接作业,然后进行气密性检测,防止电解液泄露溢出,污染环境,同时也保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稳定。
目前常见的气密性检测有如下几种方式:1、气泡法:在密闭的工件腔体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将工件沉放入水中(或者其它液体中),或者在工件表面涂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2、压力降法:在密闭的工件腔体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静止一段时间,再次检测气体的压力,观察压力是否有降低,根据压力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泄漏;3、压力差法:在密闭的工件腔体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同时在一个标准罐体内通入同样压力的气体,静止一段时间,观察标准罐体内的压力与工件内的压力差;4、超声波探测法:利用泄漏点周围会产生超声波的物理属性,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即可找出泄漏点;5、氦气检漏法:将一定压力的氦气通入密闭的工件腔体中,然后使用氦质谱仪检测工件的腔体周围是否有氦元素泄漏。
如果利用上述方法进行锂电池注液后的气密性检测,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气泡法:会造成电池污染,效率低下,无法自动化;2、压力降法、压力差法:效率低下,灵敏度较低;3、超声波探测法:精度较差;4、氦气检漏法:需要消耗大量昂贵的氦气,成本较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密封性检测系统和方法。
本公开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密封性检测系统,包括:氦气检测仪、氦气检测阀门、真空泵、氦气罐、氦气计量泵、压缩空气源和主管道;
主管道第一端用于连接测试区域,主管道第二端与真空泵连接并通过氦气检测阀门连接氦气检测仪;压缩空气源与主管道连通;
氦气罐与氦气计量泵的输入端连接,氦气计量泵的输出端与主管道连通;主管道上设有主阀门,氦气计量泵位于主阀门靠近主管道第一端的一侧。
优选地,真空泵的出口处设有真空阀门。
优选地,氦气计量泵的输出端设有氦气输出阀门。
优选地,压缩空气源的输出口处设有压缩空气阀门。
优选地,主管道上,压缩空气源位于氦气计量泵靠近主管道第一端的一侧。
一种密封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主管道第一端罩设在待检测电池的注液孔焊接区域;
S2、开启主阀门,并开启真空泵将主管道内部抽吸到预设第一负压值后关闭真空泵和主阀门;
S3、开启氦气计量泵从氦气罐中抽取预设体积的氦气填充到主管道中,然后关闭氦气计量泵;
S4、开启主阀门、真空泵和压缩空气源,压缩空气源向主管道输入空气并通过真空泵排出;
S5、压缩空气源工作预设第一时间值后关闭,真空泵继续工作至主管道内达到预设第二负压值时关闭;
S6、开启氦气检测仪和氦气检测阀门,根据氦气检测仪检测结果判断待检测电池密封性,检测完成后关闭氦气检测阀门。
优选地,检测过程中,氦气检测仪始终维持在开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6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机气门盘锥面气密性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晶体管泄漏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