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7077.1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宗蕾;何国锋;王勤;段立明;葛青松;张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12 | 分类号: | C07C209/12;C07C211/6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向亚兰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丙基 氯化铵 循环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包括:将合成反应过程中、反应后和后处理分离釜中放空或排空的气体分别经过预处理后,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气体经吸收后,继续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二级反应器单元,以此类推,经过N级反应器单元吸收后,由尾气吸收装置吸收后排放至大气;吸收完毕后,将每一级反应器单元未达到设定饱和度的吸收液导入前一级反应器单元,当吸收液的饱和度大于等于设定饱和度后,则导入至反应釜中与新添加氯丙烯、氢氧化钠按比例反应,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循环生产;本发明能够实现原料的全回收利用,且无任何三废排放,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具体涉及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methy diallyl ammoniu chloride, DMDAAC)是一种水溶性极强的含有两个不饱和键的季铵盐。从70年代开始,其聚合物就广泛应用于在石油钻采工业,它在钻井、酸化、压裂、沙控、注水等工艺中是性能很好的油层黏土稳定剂。同时在造纸、采矿、纺织印染、日用化工以及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用途。因此,DMDAAC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阳离子聚合物单体,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国内主要有山东鲁岳、浙江新海天、银湖和我公司等几家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DMDAAC生产和销售,近些年也新增了不少DMDAAC生产厂家,竞争激烈。
虽然DMDAAC已进入规模化生产,但DMDAAC的生产工艺通常为:
1、原料二甲胺过量,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①易生成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由于溶于水,不易回收,导致除杂成本大;
2、原料氯丙烯过量,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上问题:①氯丙烯为剧毒品,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成烯丙醇,烯丙醇为剧毒品,后处理复杂,若处理不当对环境将造成严重影响;②回收过量的氯丙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大量氯丙烯的排出,污染环境的同时导致成本的升高。
上述两种工艺均存在反应过程中频繁放空、进料、真空泵放空中大量的有机物排出,增加对尾气吸收装置的负担,污染环境的同时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目前,常用的处理放空有机物的方法为通过尾气吸收塔进行吸收后再排向大气,而尾气吸收塔处理得到的废水又需要水处理净化,造成了污水处理负担的加重,同时造成了原料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规模的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其能够实现原料的全循环利用,且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三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氯丙烯、二甲胺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在反应釜中反应,再在后处理分离釜中分离,即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所述氯丙烯相对于所述二甲胺的投料量是过量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反应过程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所述反应后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和所述后处理分离釜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分别经过预处理后,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气体经吸收后,继续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二级反应器单元,以此类推,经过N级反应器单元吸收后,由尾气吸收装置吸收后排放至大气;
其中,吸收完毕后,将每一级反应器单元未达到设定饱和度的吸收液导入前一级反应器单元,当吸收液的饱和度大于等于设定饱和度后,则导入至所述反应釜中与新添加氯丙烯、氢氧化钠按比例反应,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预处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先储存在缓冲罐中,然后等量或不等量的通入冷却装置中冷冻,再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