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胸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7549.3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修;吴言革;姚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 二尖瓣 球囊扩张导管 球囊导管 把手 内导管 外导管 探条 爆破压力 操控把手 尼龙材料 球囊远端 充盈腔 导丝腔 分离术 内固定 热缩管 显影环 操控 导管 导丝 远端 并发症 坡度 横穿 配件 狭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胸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及其工艺,包括球囊导管和导向探条,所述球囊导管一端为把手,另一端为球囊;所述把手为Y型,所述把手包括导丝腔和充盈腔;所述外导管远端与球囊近端相连接,所述内导管横穿球囊,并且在球囊远端处形成尖端;所述球囊为圆柱体,并且球囊与外导管的连接处具有坡度,所述球囊内部的内导管内固定安装两个显影环;所述把手与导管之间还设有热缩管作为过渡;所述导向探条由操控把手与操控导丝连接构成。本发明中的球囊扩张导管组件能够完成二尖瓣狭窄分离术,经胸介入路径较短,操作容易,球囊导管采用尼龙材料,爆破压力较大,安全性更高,同时无需过多配件操作,减少了各类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经胸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二尖瓣狭窄是由于各种原因致心脏二尖瓣结构改变,导致二尖瓣开放幅度变小、开放受限或梗阻,引起左心房血流受阻,左心室回心血量减少,左心房压力增高等一系列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病因以风湿性最常见,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根治药物,心脏介入手术及外科手术治疗可根治。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逐步取代了闭式分离术,30多年临床验证,其效果可靠,病人痛苦小,并发症低,已为外科医生所接受。
由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其介入路径较长,须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同时球囊导管为乳胶球囊,其爆破压力小、使用配件较多以及操作相对复杂等劣势,在临床应用中一直显现,球囊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一旦球囊破裂预采取的弥补措施较为麻烦,带来的医疗风险也较大;现有球囊一般采用乳胶材质,乳胶材料耐压较低,使用时间长了会老化变质,承受的压力就会下降,在充盈扩张时爆破的风险较高,并且乳胶球囊,结构复杂,加工工艺相对麻烦,生产效率较低,不易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胸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及其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胸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包括球囊导管和导向探条,所述球囊导管一端为把手,另一端为球囊,所述把手与球囊通过导管部分连接,导管部分内导管套设于外导管内部;所述把手为Y型,所述把手包括导丝腔和充盈腔,所述导丝腔与导管部分的内导管相连通,用于穿过导向探条,所述充盈腔是内导管外壁与外导管内壁形成的腔体,用于充盈球囊扩张狭窄的二尖瓣;所述外导管远端与球囊近端相连接,所述内导管横穿球囊,并且在球囊远端处形成尖端;所述球囊为圆柱体,并且球囊与外导管的连接处具有坡度,所述球囊内部的内导管内固定安装两个显影环,所述显影环与球囊外壁相平行;所述把手与导管部分之间还设有作为变径过渡,增加导管推送能力的热缩管;所述导向探条由利于操作的操控把手与操控导丝连接构成,所述操控导丝包括硬度适中的导丝段和弯折段,所述导丝段末端弯折90度形成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用以调节球囊角度以顺利进入二尖瓣狭窄处,从而进行扩张治疗,所述弯折段末端50-60mm为较柔软的绕丝段。
进一步地,所述热缩管远端至尖端远端的距离为球囊导管的有效长度L1, L1最佳为600mm。
进一步地,所述显影环之间的距离即是球囊长度L2,L2最佳为30mm。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段的长度为110mm时最适宜。
进一步地,所述球囊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直径为Ø,球囊直径Ø的大小为25mm时最佳。
进一步地,一种经胸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 制作导管部分:将Pebax颗粒料置于精密挤出机的干燥筒内,设置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4h-6h,然后设置挤出温度230℃、挤出压力50MPa,即可挤出成型,获得内导管和外导管,将内导管套设于外导管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损防渗型导尿装置
- 下一篇:用于预防灌注出血的减流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