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震预报的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地震预报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8189.9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安;雍珊珊;吕亚轩;李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家恩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预报 测量数据 带电粒子 监测数据处理 监测区域 监测点 统计 溢出 地表 全天候监测 地震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实时更新 统计结果 灾害预警 布设 监测 避险 预报 分析 | ||
用于地震预报的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地震预报方法和系统,涉及灾害预警领域,通过在预监测区域布设监测点,监测监测点地表溢出带电粒子的特性,进而获得与带电粒子特性相关的测量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依据统计结果获取统计值,将当前的统计值与之前的统计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获取表征所述测量数据的变化的波动,实现对预监测区域的地震预报。由于创新的提出基于监测地表溢出带电粒子,实现对地震的全天候监测和数据的实时更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及时对地震发生的危险发出预报。使其震中区域的人们提前开始采取避险措施,减少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灾害预警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地震预报的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地震预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报地点、时间、震级,即地震三要素,这样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大地震在未知的情况下发生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地震预报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国内外的地震专家研究地质结构、地壳运动等期望发现地震的机理,借助信息科学的发展研制观测仪器,建立了针对地震测震学、地壳形变学、电磁学、地下流体学和辅助观测等学科和观测体系。目前,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采用地震地质法、地震统计法、和地震前兆法。地震地质法是通过研究地质结构推断地震可能发生的区域。地震统计法是通过研究地震的历史经验来判断可能发生的地震。地震前兆法是通过发现、探测地震前的宏观征兆和微观征兆(例如,地声、地光、地震云、地下水异常、地球物理场异常等)来预测地震发生。上述几种方法基本都是处于依靠经验来间接推测,还不能像天气预报那样,做到对地震灾害的较准确的、有效的短临预报。因此,仍然没有探索出一条清晰的地震预报途径和方法,地震预报任重而道远,地震预报仍是人类尚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用于地震预报的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地震预报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地震预报的不足。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地震预报的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预监测区域中监测点处不同时间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与监测点处地表溢出的带电粒子的特性相关;
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统计,依据统计结果获取统计值;
将当前的统计值与之前的统计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获取表征所述测量数据的变化的波动。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地震预报系统,包括:
带电粒子监测装置,用于获取预监测区域中监测点处不同时间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与监测点处地表溢出的带电粒子的特性相关;
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带电粒子监测装置输出的所述测量数据,并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统计,依据统计结果获取统计值;将当前的统计值与之前的统计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获取表征所述测量数据的变化的波动。
地震预报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输出的所述测量数据的变化的波动,并依据所述测量数据的变化的波动,对所述预监测区域进行地震风险预报。
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火山爆发预报方法,包括:
在预监测区域设定监测点;
对所述监测点处地表溢出的带电粒子进行监测,并输出与所述带电粒子的特性相关的测量数据;
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统计,依据统计结果获取统计值;
将当前的统计值与之前的统计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获取测量数据的变化的波动;
依据所述测量数据的变化的波动,对火山爆发发出预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