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杂交后代混种降低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8190.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4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芝;李乙弘;李洪杰;丁舰周;杜含梅;周丽娜;赵卓;屈敏;王宁;刘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杂交 后代 降低 籽粒 重金属 含量 方法 | ||
1.一种玉米杂交后代混种降低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两种生态型牛膝菊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后代,与玉米进行混种,用于降低玉米籽粒中的重金属镉含量;所述杂交是以矿山生态型牛膝菊作为母本,以农田生态型牛膝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所述杂交的具体方式为:在盛花期,于前一天将矿山生态型牛膝菊花苞中的雄蕊除去,并套袋隔离,于第二天将农田生态型牛膝菊的花粉涂抹于矿山生态型牛膝菊去雄花的雌蕊上,并套袋隔离,待植株成熟后收集杂交后代的种子;所述两种生态型牛膝菊分别为农田生态型牛膝菊和矿山生态型牛膝菊;所述混种是将两种生态型牛膝菊的杂交后代种子与玉米种子进行同期播种,混种比例为6:1;所述玉米种子在播种时,先于30℃的温水中浸种2-3小时,然后于15~20℃下进行催芽处理;混种期间,待玉米种子长出3~5片叶后,按8~10株/m2的种植密度进行间苗;待牛膝菊杂交后代长出2~3片叶后,按2~4株/m2的种植密度进行间苗;混种期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50~80%,并进行田间管理,及时去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所述混种的农田土壤pH值为5.57,有机质43.37g·kg-1,全氮2.34g·kg-1,全磷0.71g·kg-1,有效钾26.68g·kg-1,农田中重金属镉含量达到5.73mg·kg-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1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