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8523.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关绍康;卢广玺;康飞祥;王利国;朱世杰;任晨星;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2;C22C1/06;B22D11/11;B22D11/119;B22D11/117;C22F1/047;B21B1/46 |
代理公司: | 41158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玄<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结晶温度区间 连铸连轧 高通量 制备工艺 重量百分比 偏析 铸造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所述铝合金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g:1.8‑2.5%,Cr:0.25‑0.45%,Si:0.15‑0.40%,Cu:0.01‑0.1%,Mn:0.01‑0.1%,Ti:0.01‑0.05%,Fe:0‑0.35%,余量为Al。该发明解决了现有的5052铝合金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生产时结晶温度区间大容易产生偏析等铸造缺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烛性和优异的高温塑性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5052铝合金是Al-Mg系中的使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它具有中高强度、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焊接性能、耐海洋大气腐烛性好及优良的低温稳定性等优点,5052合金板材广泛用于飞机、车辆、船舶、仪表、集装箱等产品中。按照GB/T3190-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国家标准的规定:5052铝合金主要包括以下化学成分:Si:0-0.25wt%;Fe:0-0.4wt%;Cu:0-0.1wt%; Mn: 0-0.1wt%;Mg:2.2-2.8wt%;Cr:0.15-0.35wt%;Zn:0-0.1wt%;余量为Al。
一般情况下,5052铝合金是通过热轧法生产的,但是该工艺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与之对比,高通量连铸连轧工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铝合金板带坯料生产工艺,具有高流速、短流程、节能环保、成本低等优点。目前高通量连铸连轧已经可以用于生产5052铝合金板材,但是由于5052铝合金结晶温度区间大,铸造流动性差,会产生偏析、疏松等缺陷,这些缺陷具有很强的“遗传性”,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5052铝合金在高通量连铸连轧生产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该工艺制备的铝合金可降低5052铝合金结晶温度区间,并适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生产,同时满足性能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g:1.8-2.5%,Cr:0.25-0.45%,Si:0.15-0.40%,Cu:0.01-0.1%,Mn:0.01-0.1%,Ti:0.01-0.05%,Fe:0-0.35%,余量为Al。
根据上述的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g:1.8-2.5%,Cr:0.35-0.45%,Si:0.20-0.40%,Cu:0.01-0.1%,Mn:0.05-0.06%,Ti:0.01-0.05%,Fe:0.14-0.17%,余量为Al。
根据上述的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g:2.5%,Cr:0.35%,Si:0.25%,Cu:0.08%,Mn:0.06%,Ti:0.03%,Fe:0.15%,余量为Al。
根据上述的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熔炼工艺、铸造工艺和轧制工艺;
第一步 熔炼工艺
清炉后加入电解铝液;
当炉料全部熔化后,在熔体温度控制范围内应及时进行扒渣,扒渣前必须向炉内均匀撒入溶剂,扒渣熔体温度范围690-750℃;扒渣前必须将扒渣耙前段深入炉内预热2分钟以上;扒渣时要平稳,不能使熔体起浪;炉渣要求扒净,尽量少带出铝液,扒渣时耙子在炉门停顿片刻,以利于渣中夹带的铝液回到炉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
- 下一篇:合金材料、壳体、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