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旱水稻品种的实验室快速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8614.4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瑛;罗志祥;张从合;滕斌;宣红;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品种 控温 滤纸 耐旱 幼苗 生长 快速筛选 光照培养箱 失水 干旱环境 干扰因素 光照设备 人工调控 水稻幼苗 水稻种子 温度条件 保水性 湿处理 再利用 浸种 苗高 叶片 发芽 判定 筛选 修复 观察 | ||
1.一种耐旱水稻品种的实验室快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水稻种子的消毒处理
分别取待检测耐旱性能的完整、饱满的水稻种子各400-500粒分别装入纱网袋中,再用1mol/L HNO3浸泡25-35min后,用蒸馏水洗3-4次,然后用10%的H2O2处理10-20min,再用蒸馏水洗3-4次后,晾干,待用;
(2)水稻种子的浸种催芽
待耐旱检测材料的标准:幼苗生长标准苗高5-7厘米,长势基本一致;
将处理好的不同水稻材料完整、饱满的种子从网袋中取450-500粒,置于放有双层滤纸和30-4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4个带盖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120-130粒种子,并置于30℃的人工气候箱中浸种催芽5-7天,一旦苗高达到规定的5-7厘米长度,生长整齐,并且每个培养皿中保证有发芽种子100粒时,即符合耐旱鉴定材料;
如一些材料苗长达不到,则继续生长,直到生长到标准苗高为止;
(3)耐旱处理
利用控温、控湿光照培养箱处理,处理条件:温度30℃、湿度40-60%、光照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将达到标准苗高的去盖培养皿中滤纸上生长的幼苗,控去培养皿中多余的水分后,立即将滤纸上生长幼苗的培养皿置于上述条件的控温、控湿光照培养箱中,处理24-27小时至滤纸完全失水;
(4)水稻种子芽苗的干旱修复及耐旱性判定
经上述耐旱处理完成后,立即将其取出,重新放入30℃人工气候箱中,再每天均放入30-40mL水,修复生长5-7天后,按步骤(5)的指标观察差异是否明显,如不明显,即按步骤(3)再干旱,按步骤(4)再修复,如此反复,直到鉴定出显著差异为止;
(5)耐旱处理后幼苗的观察指标
根生长趋势:耐旱处理时,耐旱材料根紧沿纸面即地面生长,而不耐旱材料根向空间生长、易倒伏;
次生根情况:耐旱处理时,耐旱材料次生根较多,而不耐旱材料次生根较少;
根的韧性及倒伏情况:耐旱处理后,耐旱材料韧性好、不易断、不易倒伏,而不耐旱材料韧性差,较脆、易断、易倒伏;
叶片衰老指数:
叶色正常,其系数为1.0;叶片卷曲或枯黄,其系数为0.5;叶片卷曲且枯黄,其系数为0.25;
叶片衰老指数=(叶色正常数×1.0+叶片卷曲或枯黄数×0.5+叶片卷曲且枯黄数×0.25)/100,试验设4个重复,取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旱水稻品种的实验室快速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的耐旱性判定标准为:根沿纸面即地面生长、次生根较多、根韧性好、不易倒伏且叶片衰老指数大于70%以上,可判定其为耐旱品种,反之,则为不耐旱品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6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