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8933.5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6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豪;萧海敬;苏蕾;周刚;刘敏;吴闪闪;颜嘉晨;许志国;王广义;张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何国锦;廖军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微纳米气泡 预设 含量信号 水体 一次氧气 采集 增氧 工作效率高 二次比较 时间采集 一次比较 运行成本 溶解氧 氧溶解 智能化 监测 补充 | ||
1.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气含量一次采集步骤:采集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得到一次氧气含量信号值;
氧气含量一次比较步骤:将采集到的一次氧气含量信号值与氧气含量预设值进行比较;
输入微纳米气泡步骤:当一次氧气含量信号值小于氧气含量预设值时,向水体中输入微纳米气泡,输入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停止输入微纳米气泡;
氧气含量二次采集步骤:完成输入微纳米气泡步骤后,再次采集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得到二次氧气含量信号值;
氧气含量二次比较步骤:将采集到的二次氧气含量信号值与氧气含量预设值进行比较;
输入氧气步骤:当二次氧气含量信号值小于氧气含量预设值时,向水体中输入氧气,然后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一次氧气含量,并将采集到的氧气含量信号值与氧气含量预设值进行比较,直到满足大于或等于氧气含量预设值的要求后,停止输入氧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氧气步骤中,在向水体中输入氧气的同时,控制水闸控制电机关闭水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系统完成所述的增氧方法,所述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系统包括为水体提供微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水质监测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气源输送系统;
所述水质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测量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的溶解氧传感器;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
所述气源输送系统包括为水体提供纯氧气体的制氧机;
所述溶解氧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之一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之二与所述制氧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系统还包括水闸调度系统,所述水闸调度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水体上游控制水体流量的水闸、控制水闸打开或关闭的水闸控制电机;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之三与所述水闸控制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进水管、水泵、主输水管、进气组件、溶气罐、出水管路组件和释放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主输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主输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溶气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溶气罐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管路组件与所述释放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第一旁路输水管、射流器和第二旁路输水管;所述射流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第一旁路输水管的进水口连接于主输水管上,其出水口与所述射流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射流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旁路输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旁路输水管的出水口连接于主输水管上并位于第一旁路输水管的进水口的后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第一球阀、第二球阀和第三球阀,所述第一球阀设置于所述主输水管上,所述第一球阀位于所述第一旁路输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旁路输水管的出水口之间的主输水管上;所述第二球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旁路输水管,所述第三球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旁路输水管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筛网;所述过滤筛网由第一过滤筛网和第二过滤筛网构成,所述第一过滤筛网的目数为20目,所述第二过滤纱网的目数为50目,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水管上还设有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位于第一球阀前端的主输水管上,所述射流器的进气口处设有转子流量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罐上设有泄压阀,所述出水管路组件上设有第四球阀,所述出水管路组件上还设有第二压力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组件包括一个主出水管、一个分流接头和若干个支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溶气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分流接头包括一个进水接口和若干个出水接口,所述分流接头的进水接口与所述主出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每个出水接口分别与一个支出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每个支出水管的出水口与一个释放器的进水口连接;每个支出水管的管径均小于主出水管的管径,每个支出水管上均设有一个第五球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9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境友好型阻垢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增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