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缩机腔室散热的风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9454.5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5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汤申杰;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4 | 分类号: | F25D17/04;F25D19/00;F04B39/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琴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筒 风口结构 风道盖板 压缩机腔室 风道结构 侧板 外端 限位凸缘 散热 搭接 内端 限位 左右对称设置 高效散热 卡接配合 安装孔 右侧板 支撑板 插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腔室散热的风道结构,风道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风口结构,两个风口结构分别设置在左、右侧板上,每个风口结构包括风道筒、风道盖板,风道筒位于侧板的内侧,风道筒中心形成通道,风道筒外端插接在对应侧板的安装孔处,风道筒内端设有一个限位凸缘,通过限位凸缘搭接在支撑板内侧,实现对风口结构的内端进行限位;风道盖板盖设在风道筒的外端,风道盖板与风道筒卡接配合,通过风道盖板搭接在侧板外侧,实现对风口结构的外端进行限位。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压缩机腔室的高效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腔室散热的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机腔室一般同时放置冷凝器,其与压缩机均为放热源,共同构建了压缩机腔室的高温环境,因此压缩机腔室需要具备用于风循环散热的风道系统。目前,传统的压缩机腔室均为单向一条风循环散热通道,其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压缩机腔室的后盖板上,进、出风的方向不在风扇对流的直线方向,进、出风口只能放置在散热最不利的后背狭小的空间里,轻则散热效果差,电器能耗高,如果电器放置在嵌入式紧密配合的存放环境中,甚至会出现压缩机的过热保护、失效等缺陷,极端情况下会出现高温起火等安全隐患。另,市场上的进/出风机构多为螺钉固定,且风道零件在发泡前装配,风道盖零件在发泡后装配,发泡漏液严重,且不同工位分开装配、螺钉连接固定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缩机腔室散热的风道结构,以实现压缩机腔室的高效散热。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压缩机腔室散热的风道结构,所述压缩机腔室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右侧板围住,所述侧板内侧设有用于支撑侧板的支撑板,所述压缩机腔室内设置有压缩机和风扇,所述风扇的轴线沿着左右方向延伸,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风口结构,两个风口结构分别设置在左、右侧板上,两个风口结构分别用于进风和出风,每个风口结构包括风道筒、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筒位于侧板的内侧,所述风道筒中心形成左右贯通的通道,所述风道筒外端插接在对应侧板的安装孔处,所述风道筒内端设有一个限位凸缘,通过限位凸缘搭接在支撑板内侧,实现对风口结构的内端进行限位;所述风道盖板盖设在风道筒的外端,所述风道盖板与风道筒卡接配合,所述风道盖板在对应所述通道的部位开有风口,通过风道盖板搭接在侧板外侧,实现对风口结构的外端进行限位,所述风道筒内端的限位凸缘与支撑板之间、所述风道盖板与侧板之间均设有防漏液垫。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盖板内端设有向内伸出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锯齿凸起,相应的,所述风道筒外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锯齿凸起,所述第二锯齿凸起与所述第一锯齿凸起相啮合实现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盖板内端在对应风道筒外端的部位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风道筒外端插入所述风道盖板的环形凹槽内形成插接配合;所述风道筒的限位凸缘外端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支撑板在对应安装孔的口部边缘设有翻边,所述支撑板的翻边插入所述风道筒的第二环形凹槽内形成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外端在与所述风道盖板相搭接的部位设有第一沉台,所述风道盖板设置在第一沉台内,且所述风道盖板外侧面与对应侧板的外侧面向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内端在与所述限位凸缘搭接的部位设有第二沉台,所述限位凸缘设置在第二沉台内,且所述限位凸缘的内侧面与对应支撑板的内侧面相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液垫为防漏液海绵垫。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风扇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风口处设有导风栅格。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9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冷冻站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冰箱风道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