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取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0566.2 | 申请日: | 2018-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2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齐小刚;胡秋秋;刘立芳;冯海林;胡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21/62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数据 存储 存取 方法 信息 数据处理 终端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取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将用户数据分块,接着把这些数据块存放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中,并满足任意两个数据块的存储距离大于某个给定的值;节点按照单位数据存取时间升序排列,在安全距离的约束下依次选择数据存储节点从而构成最优的K‑距离拓扑子图,在K‑距离拓扑子图上放置数据。由于数据被分散存储在各个地理位置不同的存储节点中,攻击者也无从得知数据的放置位置,保证了用户数据安全。通过Omnet++仿真平台和Matlab仿真平台在不同网络规模的拓扑下对比了K‑DDS算法和其他算法,并且在模拟实际网络Internet2拓扑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取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背景技术
综合来看,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主要是:在选择数据存储节点时,仅仅从拓扑层面考虑了节点的地理位置,并没有综合考虑节点的其他性能信息,比如存储空间,安全性能等。从而当前的数据存储方法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方法。本方案与现有方案相比,在数据安全性方面与传统方案相当,但在数据存取时间方面大大小于现有方案,而数据存取时间是衡量一个数据存储策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0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