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仪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0906.1 | 申请日: | 2018-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荣;刘雪林;宋宏彬;姚世平;戚红卷;王强;靳连群;王莉莉;安代志;张传福;胡晓丰;姜晓群;孙如宝;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21/25;G01N21/84;C12Q1/684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体金检测 检测模块 荧光分子 人机交互模块 信息化管理 打印单元 电源模块 输出单元 网络单元 致病因子 食物中毒 数字化 机动性强 模块检测 重要意义 化学性 微生物 一体化 检测 健康 | ||
1.一种数字化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仪,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设置有信息化管理模块(2)、恒温荧光分子检测模块(3)、干化学及胶体金检测模块(4)、人机交互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信息化管理模块(2)、恒温荧光分子检测模块(3)、干化学及胶体金检测模块(4)、人机交互模块提供电能,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打印单元(5)、网络单元(7)和输出单元;所述恒温荧光分子检测模块(3)采用实时荧光检测技术检测生物性致病因子,所述干化学及胶体金检测模块(4)配合干化学显色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检测化学性致病因子,检测结果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块(2)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荧光分子检测模块(3)设置于外壳(1)顶端右上部,所述干化学及胶体金检测模块(4)设置于外壳(1)前端面右下部;所述恒温荧光分子检测模块(3)和干化学及胶体金检测模块(4)完成检测后将检测结果传输给信息化管理模块(2)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块(2)的显示屏进行显示,且通过打印单元(5)和输出单元打印和输出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管理模块(2)采用多点触控微型计算机,其CPU为Intel N3060处理器,内存8G,显卡为集成显卡,操作面板采用12英寸屏幕,所述屏幕优先为TFT触控式电容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倾斜设置于外壳(1)顶端左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单元(5)采用热敏打印机,打印纸宽58±0.5mm,所述打印单元(5)设置于外壳(1)顶端左上部,且位于信息化管理模块(2)的显示屏的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单元采(7)用Realtek RTL8111F千兆网卡,所述网络单元(7)设置于外壳(1)后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两个VGA视频接口(8)和两个USB接口(9),用于导出数据和图像,外接鼠标和键盘,两个VGA视频接口(8)和两个USB接口(9)均设置于外壳(1)后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开关(10),所述电源开关(10)一端与电源模块输入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接口(6),所述电源开关(10)和交流电源接口(6)均设置于外壳(1)后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09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