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毛圈面料及生产新型毛圈面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1681.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德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蓝图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4 | 分类号: | D04B1/04;D04B21/04;D03D27/08;D03D15/00;D06C13/08;D06C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城南街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圈 面料 天然纤维 超细纤维 坯布 化学纤维长丝 双面毛圈织物 吸湿透气性 高吸水性 功能优势 性能方面 后处理 底组织 耐用性 蓬松性 柔软性 舒适性 霉变 内层 整经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毛圈面料及生产新型毛圈面料的方法,所述面料为单面或双面毛圈织物,所述毛圈包括外层毛圈和内层毛圈,所述毛圈面料是采用天然纤维和超细纤维为毛圈原料,化学纤维长丝或天然纤维为底组织原料经整经、织造成坯布,之后将所述坯布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新型毛圈面料;结合了天然纤维和超细纤维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优势,既符合人们喜欢用天然纤维产品舒适性好,吸湿透气性好的要求,又远比纯天然毛圈(绒)面料在蓬松性、柔软性及高吸水性和易湿快干、耐用性、不易霉变等性能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圈面料及毛圈面料的生产方法。
目前传统的天然毛圈(绒)面料采用天然纤维,但天然纤维自身的独特性能,如棉的尺寸稳定性差,麻的刚性大,丝的使用保存麻烦等等不良因素又一直使其产品难以得到十全十美,例如100%纯棉毛圈(绒)面料在蓬松性、柔软性上明显不足,而且不易洗涤,多次使用后手感易变硬。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软、舒适、吸湿透气性好、耐用、不易霉变的毛圈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毛圈面料,所述面料为单面或双面毛圈织物,所述毛圈包括外层毛圈和内层毛圈;所述外层毛圈为天然纤维毛圈,所述内层毛圈为超细纤维毛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然纤维为棉、毛、丝、麻、大豆纤维或竹纤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所述超细纤维为单组分或多组分纤维,其单纤线密度小于0.55dtex。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毛圈面料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毛圈面料的生产方法,所述毛圈面料是采用天然纤维为所述外层毛圈的原料、超细纤维为所述内层毛圈的原料,化学纤维长丝或然纤维作为底组织原料,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织造成坯布,之后将所述坯布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毛圈面料。
所述针织工艺中毛圈采用超细纤维长丝和天然纤维交错排列,底组织采用化学纤维长丝、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长丝与天然纤维的合股纱。
所述机织工艺中所述天然纤维与所述单组份或多组分超细纤维做毛经,地经和纬纱为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长丝,所述单组分或多组分为一根纤维中含有一种或几种组分,单组分如涤纶超细纤维,多组分如DTY涤锦复合低弹丝。
所述毛经与地经的排列比为1:1或2:1或1:2或2:2;毛圈中天然纤维和超细纤维的排列比为1:1或1:2或2:1。
所述毛圈面料的织物组织为2/1变化经重平或3/1变化经重平或2/2变化经重平。
将所述坯布进行单面割绒处理,经过后处理得到单面毛绒面料或毛圈、毛绒分居两面的毛绒圈面料。
将所述坯布进行双面割绒处理,经过后处理得到双面毛绒面料。
所述坯布后处理包括退卷、开纤、清洗、染色和定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毛圈面料,所述面料为单面或双面毛圈织物,所述毛圈包括外层毛圈和内层毛圈,所述毛圈面料是采用天然纤维为所述外层毛圈的原料、超细纤维为所述内层毛圈的原料,化学纤维长丝或天然纤维作为底组织原料,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织造成坯布,之后将所述坯布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毛圈面料;结合了天然纤维和超细纤维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优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皮肤的是表层纤维为天然纤维,既符合人们喜欢用天然纤维产品舒适性好,吸湿透气性好的要求,又远比纯天然毛圈面料在蓬松性、柔软性及高吸水性和易湿快干、耐用性、不易霉变等性能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图1为单面毛圈;
图2为单面毛圈割绒;
图3为双面毛圈;
图4为双面毛圈,单面割绒;
图5为双面毛圈,双面割绒。
图中:1-外层毛圈;2-内层毛圈;3-高毛绒;4-低毛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蓝图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如皋蓝图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1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