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治疗拔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2323.2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胡丙书;胡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杨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M1/08;A61H39/06;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罐 近红外发射二极管 红外治疗 小圆 指示灯 可控硅调压装置 释放一氧化氮 电源变压器 大功率LED 传统拔罐 弹性橡胶 电源开关 供电装置 构造见图 近红外线 软化血管 血液流动 治疗效果 保险管 电源线 灌注物 矿石粉 树脂胶 管脚 罐体 皮下 小孔 穿透 电源 体内 血管 神经 | ||
本发明的近红外治疗拔罐构造见图1。具有弹性橡胶的拔罐的罐体1,罐体内的小圆桶2,小圆桶底的两个小孔是3,大功率LED近红外发射二极管4,近红外发射二极管的管脚的两根引出电源线,固定近红外发射二极管的树脂胶与矿石粉混合的灌注物6,就构成了近红外治疗拔罐。供电装置见图2。连接AC220v/110v电源,K电源开关,BX保险管,L指示灯。7可控硅调压装置,B电源变压器构成的。由于罐内的近红外线,能穿透人体皮下内可达约5cm,使血管内释放一氧化氮,软化血管促进血液流动,对神经产生营养,大大提高了传统拔罐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中医医疗器械领域,一种近红外治疗拔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医疗器械的市场上,销售的拔罐有传统的玻璃拔罐、抽气式拔罐、橡胶拔罐、橡胶磁性拔罐等。根据祖国传统的中医拔罐的理论认为:拔罐疗法按经络、腧穴拔罐,可具有拔罐经常提到拔罐治疗中,拔罐可以使治疗的肌体部位、经络或腧穴得到温通经络、通经散寒、祛湿除邪、疏通血脉舒经止痛、镇静安眠等治疗效果。后来,又有磁疗拔罐,在治疗中又加上磁场的作用下,更加强了拔罐的治疗效果。这样以上所述的拔罐的所有功能,深受国内外患者的欢迎。但是玻璃拔罐(其中包括陶瓷拔罐),都是采用闪火法或投火排气法等采取拔罐的方法,虽然使用了火的作用,但是不能使火的温度留在拔罐中,所以(除了药罐外)包括磁性拔罐在内,这些拔罐疗法都起不到温通经络的治疗效果。为了能够达到拔罐的治疗达到温通经络的效果。必须更好地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与经络、腧穴相结合的拔罐疗发扬和传承,为了提高传统拔罐的治疗效果。就必须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创造更好的新型拔罐,大大提高拔罐的疗效,才能更好的为国内外的广大的患者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温通经络的效果,是拔罐与大功率LED近红外发射二极管结合,创造出祖国传统医学经络、腧穴相结合的新型拔罐,而且扩大拔罐治疗疾病范围,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的新型中医医疗器械——近红外治疗拔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近红外温灸拔罐包括具有弹性的橡胶拔罐罐体,在拔罐体的内上顶部,有一个与罐体为一体的圆形小圆桶;在小圆桶的底部有两个小孔,穿进两根电源导线的外径大于两个小孔的内径,而且电源导线必须与罐体两个小孔有紧密的结合不能漏气。将大功率LED近红外发射二极管(波长为850——950nm,分光的角度从30——120度均可)焊接在引进的两根电源线上,然后,再将大功率LED近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用合成胶水与矿石粉混合后进行灌注固定。组成近红外温灸拔罐。罐体的大小分为,口径是由20——100mm之间,根据治疗部位的需要可分成不同大小的口径。再根据拔罐的大小和罐内的温度高低,来选择大功率LED近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功率从1w——10w进行配用。就构成了近红外治疗拔罐。
近红外温灸拔罐的电源是由交流电源220V供电,通过电源开关、保险管、指示灯、可控硅调压器、电源变压器为初级电压为AC220V,,电源变压器次级电压,要根据大功率LED近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工作电压来确定。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的两根引线与仪器盒面板上的两个接线柱连接,组成近红外治疗拔罐的供电设备。将近红外治疗拔罐的罐体内引出的两根近红外发射二极管导线导线另一端连接在电源机箱的面板的插口上,就构成了完整的近红外治疗拔罐。每一个近红外治疗拔罐就必须在电源机箱内,配备上述的一套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杨,未经胡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2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