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荷载数值模型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2391.9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4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宏;侯国华;张志强;樊慧强;王文明;王秘;石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荷载 数值 模型 验证 方法 装置 系统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荷载数值模型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方法应用于终端,方法包括:发送转动指令给旋转机构;根据接收到的激光测距仪发送的测量距离、目标迎角以及目标迎角和测量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停止转动指令,发送停止转动指令给旋转机构;将根据目标风速生成的风速控制指令发送给风力产生机构;将目标迎角、目标风速和环境参数代入风荷载数值模型,计算得到法向力计算值;利用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发送的法向力测量值对法向力计算值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知晓近似解是否能够代表建筑物上真实风荷载情况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知晓近似解是否能够代表建筑物上真实风荷载情况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型验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荷载数值模型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风压称为风荷载,风荷载(wind load)是指空气流动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
在实际应用中,风荷载的数值模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风荷载,但是,风荷载的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得到的是风荷载数值模型的近似解。这个近似解可能与真实风载荷不同,也就是说,近似解无法确定是否准确,无法知晓是否能够代表建筑物上真实的风荷载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荷载数值模型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知晓近似解是否能够代表建筑物上真实风荷载情况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荷载数值模型验证方法,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分别与旋转机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风力产生机构和激光测距仪通信,所述风力产生机构设置于风洞的动力段内,太阳能板的底端与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形变测量端固定,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壳体与所述旋转机构的转动轴固定,方法包括:
发送转动指令给所述旋转机构,以使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太阳能板旋转;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激光测距仪发送的测量距离、预设的目标迎角和预设的目标迎角和测量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停止转动指令,及发送所述停止转动指令给所述旋转机构;
将根据预设的目标风速生成的风速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风力产生机构,以使所述风力产生机构吹出所述目标风速的风;
将所述目标迎角、所述目标风速和预设的环境参数代入预设的风荷载数值模型,计算得到法向力计算值;
利用接收到的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发送的法向力测量值对所述法向力计算值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激光测距仪发送的测量距离、预设的目标迎角和预设的目标迎角和测量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停止转动指令,包括:
在所述目标迎角和测量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目标迎角对应的测量距离为目标测量距离;
若所述目标测量距离和所述测量距离相等,则生成所述停止转动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将所述目标迎角、所述目标风速和预设的环境参数代入预设的风荷载数值模型,计算得到法向力计算值,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进行几何模型建模,得到计算域;
对所述计算域进行空间网格划分,得到网格划分计算域;
判断所述网格划分计算域是否通过网格无关性检验;
若所述网格划分计算域通过所述网格无关性检验,则将所述目标迎角、所述目标风速和所述网格划分计算域代入所述风荷载数值模型,计算得到所述法向力计算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2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