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2693.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明;傅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首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F17D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田芳;谢怡婷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阻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减阻剂具有较高的减阻效率,其中的载体组分可以有效避免α‑烯烃聚合物的高分子链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等现象,所述减阻剂中还附加作为载体的油酸甘油三酯,亚油酸甘油三酯等组分,其可以辅助实现减阻效果,且所述载体的使用还避免了减阻剂在存放过程中出现分层或结块等现象的出现,这也就避免了堵塞现象的出现。所述减阻剂是一款绿色环保型减阻剂,其添加的载体组分均为温和性试剂,故制备得到的减阻剂相比其它的减阻剂没有刺激性气味,深受操作人员欢迎。不仅如此,所述减阻剂的使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各种密度的原油及混合原油,还适用于对添加剂要求更高的成品油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或成品油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原油或成品油体系中的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对于石油的开采已经进入黄金时期,与生活相关的多个领域的正常运转均离不开原油或产品油的供给,但是能生产这些原油或产品油的地区往往位于偏远地区,对于原油或成品油的长距离管路运输已经成为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了。远距离的运输催产了减阻剂的出现,减阻剂是一种用于降低流体流动阻力的化学剂,一般为一种高分子长链的聚合物。减阻剂加入到管道以后,减阻剂呈连续相均匀分散在流体中,在管壁附近的层流边界层和管层中心的紊流核心之间形成一个弹性底层,改变油品流动的形态,减少管线摩阻,降低压降。因此,使用减阻剂可以在保持管线正常输送压力的情况下提高输送量,或在保证一定的输送量的情况下降低输送压力,保证管线的输送安全。
为了获得更好的减阻效果,人们开始对减阻剂进行不断的探索。例如发现了两类具有减阻功效的化合物,一类是具有超高分子量(M106)的高柔性线型高分子,另一类是一些表面活性剂化合物,作为减阻添加剂,然而它们具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高分子减阻剂可以在用量很小的情况下,达到很高的减阻效果;然而,在紊流流体的高剪切作用下,其分子量极易因分子链的断裂而降低,甚至失去减阻功能,即通常所说的剪切降解;这种降解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这是高分子减阻剂最大的不足。
表面活性剂减阻剂是通过在流体中形成胶束而实现减阻的,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但是要实现减阻,表面活性剂含量必须达到临界浓度,用量较大。此外,表面活性剂必须在流体中混合均匀了才能达到较好的减阻效果,这对于原油管道运输来说又存在一个添加方法的问题,很不经济。
目前,减阻剂产品基本为高级α-烯烃聚合物粉末颗粒分散于载体溶液中的悬浮液,但是其存在分散性不好、稳定性差、易分层等缺点,甚至出现减阻聚合物颗粒抱团、结块的现象,给减阻剂的现场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当前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在体系中加入分散剂、乳化剂、粘度改进剂、阻垢剂等功能性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引入可以改变α-烯烃聚合物粉末颗粒表面与载体的界面属性,增加其与载体溶液的作用力,即减缓α-烯烃聚合物粉末颗粒与载体溶液的沉降和分层;以便可以获得稳定性更好的减阻剂,常用的分散剂为硬脂酸盐(例如镁盐、钠盐、钙盐),其引入虽然可以解决减阻剂的分散性问题,但是其在原有或成品油中引入了金属离子或其他物质,而不利于其后续的应用或是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减阻剂主要含有高分子量α-烯烃聚合物粉末颗粒和作为载体的油酸甘油三酯和亚油酸甘油三酯等组分,所述减阻剂中的α-烯烃聚合物可以有效避免高分子链在使用过程中的断裂,而油酸甘油三酯和亚油酸甘油三酯等载体组分可以有效保护α-烯烃聚合物中的高分子链,避免其发生断裂造成减阻效率的降低;且所述载体组分提高了减阻剂的稳定性,避免了减阻剂在存放过程中出现分层或结块等现象的出现。所述减阻剂的减阻效率高、用量少、使用寿命长、制备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普适性强、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减阻剂,其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首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首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2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