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3076.8 | 申请日: | 2018-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锦;刘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祥锦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89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楼板 楼板结构 板带 单元楼板 装配式 连接节点 底筋 单元楼 现浇混凝土结构 安全可靠性 安装方便 荷载传递 跨度方向 竖向构件 预留钢筋 装配方式 装配构件 装配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包括竖向构件、预制楼板构件以及连接节点,所述预制楼板构件包括包含部分柱间连接板带的A型预制楼板构件;所述A型预制楼板构件中的部分柱间连接板带的两端预留钢筋均连接于柱与预制楼板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范围内;所述A型预制楼板构件中的部分柱间连接板带在跨度方向配置有直通的底筋;装配完成所述无梁楼板结构相邻两柱的主轴之间的柱间连接板带的直通的底筋直接把荷载传递到柱或柱的扩大接头,该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能够实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具有一样的安全可靠性,装配构件以及装配方式多样化且更加完善。此外,所述单元楼板安装方便且具有经济以及方便推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
背景技术
由于装配式建筑符合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国家提出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发展目标;而无梁楼板结构具有在同等的使用空间前提可减少层高,在地下建筑和作为多层停车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无梁楼板结构既能现场浇筑也可实现预制装配式也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是能将建筑结构拆分成可工厂生产、运输、便于安装且符合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构件以及实现建筑工业化的装配施工。
目前无梁楼板结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无梁楼板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1)目前的装配式混凝土无梁楼板结构形式有采用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南斯拉夫“IMS”体系的预应力摩擦节点的“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无梁楼板)结构”,即楼板依靠预应力及其产生的静摩擦力支承固定在柱上,板和柱之间形成预应力摩擦节点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摩擦力的压应力来源于现场后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因其连接的特殊要求,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工艺繁琐,难度大,且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此外,节点张拉的预应力目的是为了连接需要,而对原有装配的构件产生了附加应力,这既增加设计难度又影响到工程造价;还有采用“IMS”体系时,预应力摩擦节点不仅需要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关的规定,还需符合《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52:2110》的要求,其仅为协会标准规程,而非国家级标准,从另一方面间接说明该“IMS”体系连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或至少说明不是完美的结构形式、是没有通过国家级认可的实施技术;在应用因为现场施工难度大-即不适用工业化施工、造价高不适合于市场经济的生产以及执行标准问题而受到阻力,导致二三十年过去了应用的不多。
(2)目前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板柱结构)的相关技术公开还有专利申请号为2017107612055、2016111750922和201621391998.3中的方式,其虽然解决板柱结构的预制构件划分、预制和装配的技术方式方法,但其与人们装配习惯有较大的差别,还不够简单全面去解决板柱结构的预制构件的划分和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该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装配的建筑能够实现与现浇混凝土所建造的建筑具有一样的安全可靠性,此外,所述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能提供更加全面、多样化的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的预制楼板构件的样式和装配方式;通过对板柱结构的预制楼板构件的多样选择、从而使装配更加简单、经济且更利于推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无梁楼板结构的单元楼板,包括竖向构件、预制楼板构件以及连接节点,所述竖向构件包括剪力墙和柱,所述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楼板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和预制楼板构件与竖向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其中,
所述预制楼板构件包括包含部分柱间连接板带的A型预制楼板构件;所述柱间连接板带是相邻两个柱的主轴之间的整垮长条形带状板,其宽度大于等于柱宽、小于等于柱两边的楼板各边宽度的1/4之和,用于连接两根柱的两块A型预制楼板构件中的部分柱间连接板带组合成一个完整柱间连接板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祥锦,未经刘祥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3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预制楼板及其构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节能屋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