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锅法合成轮环藤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3472.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来山;何长林;刘忠平;王东健;陈岗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修一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7/02 | 分类号: | C07D25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931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环藤 合成 硫酸盐 一锅法 简化操作过程 二乙烯三胺 有机中间体 苯磺酰氯 二乙醇胺 反应原料 含盐废水 合成技术 环化反应 脱保护基 中和反应 保护剂 缚酸剂 浓硫酸 甲苯 废渣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法合成轮环藤宁的方法,涉及有机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以二乙烯三胺和二乙醇胺作为反应原料,在缚酸剂存在下与保护剂苯磺酰氯经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中间体经浓硫酸脱保护基得到轮环藤宁硫酸盐,轮环藤宁硫酸盐于甲苯中经中和反应生成轮环藤宁。本发明对已报道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操作过程的同时减少了大量含盐废水、废渣的产生,降低成本,从而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轮环藤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锅法合成轮环藤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轮环藤宁主要作为合成中间体,也可用于显影剂中间体。目前工业化生产采用Richman-Atkins合成法,以二乙烯三胺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分别用对甲苯磺酰氯对每个氨基和羟基进行保护,得到两个保护产物进行缩合,关环,再脱保护基,最终碱化游离得到轮环藤宁。其合成路线:
该合成方法及其繁琐,得到的中间体3纯度也不高,而且使用溶剂量巨大,成本极不经济,环保压力也巨大。另外从中间体3脱保护基得到轮环藤宁产品要经过硫酸脱保护基,盐酸置换硫酸盐,再碱中和,酸碱废水及含盐废水量巨大,面临环保的压力十分巨大,在当前强调环境友好的形式下,该生产工艺面临淘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大降低成本、简化操作和减少废水、废渣产生量的一锅法合成轮环藤宁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锅法合成轮环藤宁的方法,以二乙烯三胺和二乙醇胺作为反应原料,在缚酸剂存在下与保护剂苯磺酰氯经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中间体经浓硫酸脱保护基得到轮环藤宁硫酸盐,轮环藤宁硫酸盐于甲苯中经中和反应生成轮环藤宁。
所述环化反应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溶剂。
所述缚酸剂为碳酸钾。
所述中和反应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中和试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一步法合成中间体,无需分离二乙烯三胺和二乙醇胺各自与保护剂反应的产物(中间体1和中间体2),大大简化操作的同时减少溶剂用量和废渣产生量,最终降低成本;
(2)本发明以分子量较小且更经济的苯磺酰氯作为保护剂,经一步法制得中间体,降低成本的同时避免保护剂的大量使用而增加废水处理难度;
(3)本发明虽然仍采用浓硫酸经典法脱去中间体结构上的保护基,但简化了中和游离操作,无需使用盐酸置换硫酸盐,而是直接将轮环藤宁硫酸盐置于甲苯中,利用液碱中和游离出产物轮环藤宁;该方法简化了操作过程,并减少了大量含盐废水、废渣的产生,从而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轮环藤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中间体的合成:
干燥反应釜中,投入DMF 1600kg、二乙烯三胺100kg、二乙醇胺100.2kg、碳酸钾1382kg,20-25℃搅拌30min后,开始滴加苯磺酰氯,20-25℃,3h滴完1070kg,升温至30℃反应搅拌3h,继续升温至110-115℃保温反应12h,减压回收DMF溶剂至干,往反应釜内加入热水2800kg,80℃搅拌2h后,趁热过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烘干得到灰白色或淡黄色固体中间体650kg,收率91%(二乙烯三胺计算)。
实施例2
中间体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修一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修一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3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