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型Fe/Co氮掺杂碳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4065.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程庆庆;邹志青;陈驰;邹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0;H01M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新鑫;许亦琳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复合纳米纤维 碳纳米纤维 纺丝溶液 网络结构 纤维材料 有机含氮 聚合物 包覆型 氮掺杂 催化剂 电催化活性 金属盐溶解 氧还原反应 预碳化处理 预氧化处理 产物结构 催化性能 碱性介质 蚀刻处理 有机溶剂 电纺丝 金属盐 质量比 表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覆型Fe/Co氮掺杂碳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含氮聚合物与含Fe/Co金属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均相纺丝溶液;所述有机含氮聚合物和含Fe/Co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0:1~4:1;将所述均相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形成复合纳米纤维布;将所述复合纳米纤维布进行预氧化处理;将所述复合纳米纤维布进行预碳化处理,得到纤维材料;将所述纤维材料进行高温NH3蚀刻处理。制备方法简单,产物结构均匀且催化性能优异,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介质下都表现出极好的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型Fe/Co氮掺杂碳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绿色、清洁、无污染的可持续功能设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燃料电池中无论是阳极还是阴极,所使用的目前大多是贵金属铂基(Pt)电催化剂,尤其是阳极ORR催化剂,其贵金属储量有限,价格高昂,直接制约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大批量使用与生产。目前,科学家致力于开发非Pt电催化剂,试图取代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从根本上降低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
杂原子掺杂(氮、硫、硼等)的碳材料是目前研究最为有希望的非贵金属ORR催化剂。特别地,对于过渡金属(Fe,Co…)和氮共掺杂的碳材料,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极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甚至超越了商业化Pt催化剂。但是在酸性条件下,Fe或者Co掺杂型碳材料表现出较差的ORR活性和稳定性。因此,制备出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钴氮共掺杂碳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覆型Fe/Co氮掺杂碳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用于解决铂基贵金属的高成本问题,从而实现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规模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覆型Fe/Co氮掺杂碳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含氮聚合物与含Fe/Co金属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均相纺丝溶液;所述有机含氮聚合物和含Fe/Co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0:1~4:1;
(2)将所述均相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形成复合纳米纤维布;
(3)将所述复合纳米纤维布进行预氧化处理;
(4)将所述复合纳米纤维布进行预碳化处理,得到纤维材料;
(5)将所述纤维材料进行高温NH3蚀刻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含Fe/Co金属盐选自CoCl2、Co(Ac)2、Co(NO3)2、Co(acac)2硫酸亚铁、氯化铁或乙酰丙酮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含氮聚合物选自聚丙烯腈(PAN)、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者聚乙酰亚胺(PEI)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含Fe/Co金属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混匀,再加入有机含氮聚合物,水浴50~90℃,搅拌溶解2~6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均相纺丝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12%。
有机含氮聚合物的加入一方面是为了调节溶液体系的粘度,达到静电纺丝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
优选地,所述步骤(1)有机含氮聚合物在纺丝溶液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10%~6%。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电纺丝采用卧式静电纺丝机进行纺丝,参数设置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40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