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位充电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4103.3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娟;赵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知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车位 充电管理系统 位置显示模块 新能源汽车 车辆本体 手机终端 用户预约 信用度 充电时间段 主控制终端 闭合状态 参数模块 发送模块 通讯模块 用户确定 预约信息 自锁模块 规范度 道闸 分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位充电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制终端、充电桩、车辆本体、车位本体和手机终端,所述车辆本体包括通讯模块、预约信息发送模块、充电桩位置显示模块和参数模块;分配每个预约车辆的充电时间段以及充电桩位置显示模块上显示出充电桩的位置和路线,为用户确定时间,减少用户的等待成本;用户在手机终端上进行缴费,没有缴费则自锁模块持续开启,道闸模块处于闭合状态,车辆无法离开,确保缴费的完成度;信用度低的用户预约需要等待时间则会较长,信用度高的用户预约需要等待时间则会较短,提高用户的规范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位充电管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位充电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管理系统规范合理的安排充电时间同时提高了车位的使用率的优点。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增长迅猛,今年混合动力汽车甚至达到了600%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新能源汽车依然占比较少,完成量仅为目标的11.48%,还需要各大车企的通力合作,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5%的市场占有率,总销量超过500万辆的水平。
但是,目前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租赁时,常常由于充电问题以及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管理非常混乱。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管理方法,能够使用户更加便捷地对新能源汽车充电。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1064552.4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管理系统,包括有电池组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池组连接有充电接口模块,充电接口模块连接有充电线模块,充电线模块连接有保护单元,保护单元连接有电流输入模块;所述充电线模块与保护单元之间连接有数字电能表,所述充电线模块与数字电能表连接在控制模块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存储模块和嵌入式WiFi模块;所述电池组连接有管理系统,管理系统连接有CAN总线模块,CAN总线模块连接有监控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在监控模块上。可以很好的对新能源电池充电进行管理监测,保障充电过程安全。但上述的缺点在于:无法更加智能的识别充电过程的车辆,并没有达到一定的安全效果;对充电桩的分配,车辆预约充电时间段以及充电桩位置无法显示充电桩的位置和路线,用户时间的确定,无法减少用户的等待成本。
为此,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位充电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车辆开到车位本体前,车牌识别模块能迅速对车牌号码进行识别;方便快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位充电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规范合理的安排充电时间同时提高了车位的使用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位充电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制终端、充电桩、车辆本体、车位本体和手机终端,所述车辆本体包括通讯模块、预约信息发送模块、充电桩位置显示模块和参数模块;
其中,所述的主控制终端分别与远程服务器、通讯模块和手机终端相接,预约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参数模块相接,参数模块的输出端与充电桩位置显示模块相接;
所述的充电桩用于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根据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充电时间模块产生费用;
所述的预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提供车辆预约的基本信息,车辆的车牌号码,通过通讯模块发送到主控制终端内,进行车辆的预约;
所述的充电桩位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出预约的充电桩在地图中的位置,以及预约的时间段,在地图上显示出车辆达到充电桩的路径;
所述的参数模块用于提供车辆的类型类似于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根据车辆类型以及车辆电池的容量选择充电桩。
优选的,所述的车位本体包括车牌识别模块、道闸模块、分配模块、充电时间模块、费用结算模块和自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知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知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4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