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中控的散热型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4808.5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弟;何国辉;胡德忠;段景斌;张广红;秦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新三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散热 电路板 | ||
一种用于汽车中控的散热型电路板,属于电路板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板体、设于板体上的多个电路元件及多条导线,相邻导线之间设有多个散热孔,板体的上方设有散热罩,散热罩包括多根连接板体边侧的支脚、连接多根支脚并覆于板体上方的散热网架、设于散热网架上的多个散热器;散热器设于电路元件及散热孔的上方;散热器包括散热片、设于散热片一侧的多根吸热脚、设于散热片另一侧的多条散热条;多根吸热脚插接于散热网架的网孔中;多条散热条还连接有导热夹,导热夹连接有导热带,多条导热带连接有导热垫片,导热垫片连接有冷却盒。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地对电路板进行散热,从而确保电路板的正常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中控的散热型电路板。
背景技术
电路板为一种线路集成板,其表面布满线路,与此同时,通过线路连接元器件,整个电路板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随着电路板的功能结构越来越复杂,其散热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电路板上开设通孔的自散热方式无法实现有效散热,导致电路板温度过高影响其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中控的散热型电路板,其能够快速有效地对电路板进行散热,从而确保电路板的正常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汽车中控的散热型电路板,包括板体、设于所述板体上的多个电路元件及多条导线,相邻所述导线之间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板体的上方设有散热罩,
所述散热罩包括多根连接所述板体边侧的支脚、连接多根所述支脚并覆于所述板体上方的散热网架、设于所述散热网架上的多个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电路元件及散热孔的上方;
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片、设于所述散热片一侧的多根吸热脚、设于所述散热片另一侧的多条散热条;多根所述吸热脚插接于所述散热网架的网孔中;
多条所述散热条还连接有导热夹,所述导热夹连接有导热带,多条所述导热带连接有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连接有冷却盒;所述导热夹包括两片分别贴合于所述散热条两侧面的弹性导热片,所述冷却盒设有至少一个注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冷却盒上设有温度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设置散热孔,以确保设置于板体下方的电路元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向上散出,避免热量在板体下方堆积,然后散热孔散出的热量及板体上方的电路元件产生的热量被散热网架及散热器吸收,通过散热网架较大的散热面积,以及散热器对热量较为集中处的针对性散热,从而达到对整个电路板的快速散热。同时,散热器是插接于散热网架的网孔中的,故可按照具体的电路板上电路元件的布置位置来调整散热器的使用部位,灵活高效,适用性强。另外,为了确保在炎热天气下的散热效率,设置所述冷却盒,所述冷却盒可以安装于汽车的中控的外部,比如设置一个容置槽,容置槽底部设有所述导热垫片,而所述冷却盒底部为金属材料,并通过卡孔、卡块或直接通过螺母等部件将冷却盒固定于容置槽内,导热夹将散热条上的热量迅速通过到热带及导热垫片传递至冷却盒内,以被冷却盒内的冷却水吸收,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而温度计能够直接观察到冷却盒内的水温,一旦水温较高,则可以通过将冷却盒拆下以进行换水。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支脚包括支撑条、设于所述支撑条下端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支脚的结构更便于整个散热罩与电路板的拆装配合。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板体边侧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与多个所述连接孔相互对应。所述结构使得电路板的安装固定与散热罩的安装壳同步进行,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减少在电路板上加工出孔。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散热网架的网孔的直径为3毫米-5毫米。所述网孔过大会影响其吸热面积,而过小则会影响其散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散热网架及散热器均为铝合金材料。所述材料质轻,强度可靠,同时散热的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新三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德新三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4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