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比格犬长期胆汁引流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95731.3 申请日: 2018-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8671288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9
发明(设计)人: 孙健;张宏顺;孙承业;张驭涛;李海蛟;尹萸;蒋绍峰;卢俊伽;何仟;章轶哲;马沛滨;张凯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主分类号: A61M1/00 分类号: A61M1/00;A61M25/02;A61M25/09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徐宁;谢斌
地址: 10005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比格犬 保护衣 防脱落 导入器 内鞘管 引流管 胆汁引流装置 外衣 胆汁引流 引流导管 穿刺针 固定带 一次性 脖套 反流 经皮 鞘管 导管固定装置 固定设置 螺旋接口 一端连接 依次串联 外部 导丝 莱卡 皮肤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比格犬长期胆汁引流装置,该装置包括经皮导入器、防脱落引流导管、引流管固定帖、一次性防反流胆汁引流袋、比格犬内部保护衣和比格犬外部保护衣;经皮导入器包括导入鞘管、内鞘管、穿刺针和导丝;内鞘管插置于导入鞘管内,穿刺针插置于内鞘管内,使三者依次串联形成导入器的组件;防脱落引流导管包括防脱落锁和引流管;引流管固定帖包括导管固定装置和皮肤固定帖,一次性防反流胆汁引流袋上的螺旋接口端与防脱落锁的另一端连接;比格犬内部保护衣为莱卡材质制成的矩形内部保护衣;比格犬外部保护衣包括保护外衣、脖套和固定带,脖套设置于保护外衣的前侧,固定带固定设置在与保护外衣前侧相邻的两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比格犬长期胆汁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胆汁是一种由肝脏和胆管分泌的消化液;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Circulation,ETC)是指由肝脏排泄的物质(包括药物、内源性物质和毒物等)随胆汁进入肠道再吸收重新经肝脏进入全身循环的过程。目前研究发现,药物中的阿伐他汀、秋水仙碱等以及内源性物质(如胆汁酸和毒性物质铅、有机氯等化合物)均存在肠肝循环,药物ETC的存在可使药物出现双峰或多峰现象,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然而,内源性物质以及毒性物质ETC在人体长时间的存在蓄积会带来危害。胆汁引流不仅可以治疗胆道梗阻,在中毒治疗中胆汁引流作为一种阻断肠肝循环的方法,将通过胆汁排泄的毒物直接排出体外,阻断了毒物经胆汁分泌进入肠道再次重吸收进入体内的过程,最终降低毒性物质在体内的负荷量,使人体恢复正常生理状态。

以往胆汁排泄实验多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将大鼠固定后全身麻醉,打开腹腔,分离出胆总管并插入聚乙烯引流管,进行胆汁排泄研究。聚乙烯引流管质地硬,虽便于插入胆总管,但容易对胆总管造成损伤。实验过程需要将大鼠始终固定,仅能研究短期胆汁排泄情况,同时大鼠无法正常活动将影响胆汁分泌及排泄,导致实验结果偏倚,也有悖于动物伦理和“3R”原则;另外,大鼠属于啮齿类动物,消化系统与人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时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犬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也有以比格犬作为实验动物的胆汁排泄实验,将比格犬全身麻醉,打开腹腔,分离出胆总管并插硅胶/乳胶T型引流管,进行胆汁排泄研究。硅胶/乳胶T型引流管质软,虽不会对胆总管造成损伤,但容易脱落;且犬类生性活波好动,实验只能在犬麻醉状态下监测胆汁排泄情况,同样仅能研究短期胆汁排泄情况,同时比格犬麻醉状态将影响胆汁分泌及排泄,麻醉剂也可能干扰毒物代谢,导致实验结果偏倚,也有悖于动物伦理和“3R”原则。

因此,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开发一种能够实现长期胆汁引流且对动物正常生理状态影响较小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科学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比格犬长期胆汁引流装置,该装置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对动物正常生理状态的影响,符合动物伦理和3R原则,提高胆汁排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比格犬长期胆汁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经皮导入器、防脱落引流导管、引流管固定帖、一次性防反流胆汁引流袋、比格犬内部保护衣和比格犬外部保护衣;

所述经皮导入器包括导入鞘管、内鞘管、穿刺针和导丝;所述内鞘管插置于所述导入鞘管内,所述穿刺针插置于所述内鞘管内,使三者依次串联形成导入器的组件;

所述防脱落引流导管包括防脱落锁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近端安装在所述防脱落锁的一端,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通过固定拉线拉动弯曲呈环形结构,所述防脱落锁锁定固定拉线的活动端,使所述引流管的远端始终保持环形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