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微气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6063.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1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童子月;马明;钱清韦;李长胜;房鑫;郝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20;C02F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旋转 细微气泡发生器 微孔扩散板 加速装置 加速管 喷嘴体 气旋流 圆台体 水中 螺旋体 横断面 激光加工 顺序连接 出气口 进气管 扩散锥 圆柱状 空腔 内腔 曝气 微孔 雾珠 轴向 污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微气泡发生器,是由气流进气旋流加速装置、微孔扩散板(3)、螺旋体(2)、喷嘴体(1)顺序连接组合而成。所述的气流进气旋流加速装置包括进气管(4.1)、气流旋转加速管(4)、圆台体(5),圆台体(5)与气流旋转加速管(4)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气流旋转内腔(4.3);微孔扩散板(3)的形体为圆柱状,在其横断面上沿轴向用激光加工出多个均匀分布的直径小于0.5mm的微孔(13);所述的喷嘴体(1)的出气口为扩散锥(1.1)。本发明能够产生极其微小的气泡,在水中形成微小的雾珠漂游在水中,且不易浮出水面,满足了曝气法处理污水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气泡发生器,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曝气装置的微气泡发生器,可在曝气法处理工业污水、城市污水中广泛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治理技术主要包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综合技术的应用等。其中,曝气增氧技术是物理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特别是处理有机物的污染,曝气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曝气法可分为鼓风曝气、机械曝气、深井曝气、纯氧或富氧曝气。无论那种曝气法都离不开气泡发生器。气泡发生器的功能是将空气灌注到污水当中,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地溶解到污水当中。发生器所产生的气泡越小、越细,则溶解度越高,曝气效果越好。目前气泡发生器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大多都存在着气泡较大、溶解度较低的问题。
如何能使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达到纳米级是本技术领域的奋斗目标。近两年,为了得到较高的溶氧效率,微纳米气泡发生技术在水处理、水产养殖、水稻种植、无土栽培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得到长足发展。而现有技术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 其核心部件单纯采用气液混合泵,虽然溶解效率可达80-100%,但是吸气量仅为8-10%;(2)虽然可以气液混合泵串联使用增加吸气量,但是,增大了设备资金投入以及设备功率,即增大了设备运行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201611207780.2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其工作方法,由水箱、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输气泵、智能控制器、输气管、气体流量控制阀组成。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清水,水箱内部底平面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智能控制器位于水箱上表面,所述输气泵位于智能控制器一侧,输气泵与智能控制器导线控制连接,输气泵用软管与外接气瓶相连;所述输气管一端连接输气泵,输气管另一端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气体流量控制阀位于输气管外径表面,气体流量控制阀与智能控制器导线控制连接。但该气泡发生器结构复杂,也同样存在着制造和适用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气泡发射器存在的气泡较大、溶解度较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产生的气泡微小、能够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细微气泡发生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细微气泡发生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细微气泡发生器,是由气流进气旋流加速装置、微孔扩散板、螺旋体、喷嘴体顺序连接组合而成。所述的气流进气旋流加速装置包括进气管、气流旋转加速管、圆台体,进气管与气流旋转加速管的内部腔体切向相接并构成整体结构,圆台体的锥体部分插入到气流旋转加速管内的中心部位,圆台体的底部座板与气流旋转加速管的进气端法兰通过端部螺栓组连接固定,圆台体与气流旋转加速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气流旋转内腔,由于增设了圆台体,使气流旋转内腔的断面进一步缩小,提高了气体旋转流速,使气体在高压紊流下旋转;所述的喷嘴体)的出气口为扩散锥,喷嘴体的进气端为端部法兰,喷嘴体的内腔自进气端到出气端分别为微孔扩散板安装腔、螺旋体安装腔;微孔扩散板安装腔内装有微孔扩散板,微孔扩散板的形体为圆柱状,在其横断面上沿轴向用激光加工出多个均匀分布的直径小于 0.5mm的微孔;螺旋体安装腔内装有螺旋体;所述的螺旋体安装腔的出气端端面为螺旋体安装腔端面,在螺旋体安装腔端面与扩散锥之间设有喷气孔,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调节外接高压输气管的进气压力,控制喷气孔的喷射压力在0.2-0.7Mpa之间;喷嘴体进气端的端部法兰与气流旋转加速管的出气端法兰通过中间连接螺栓组连接。所述的进气管的进气通道的断面积逐渐缩小,用于气流加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