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掺杂碘氧铋碘酸氧铋异质结构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6217.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6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纪政;赵丽丽;何平;王志楚;钱健港;关昱;凌杨;田玉琢;张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08 | 分类号: | B01J27/08;B01J35/00;B01D53/86;B01D5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液体 异质结构 碳掺杂 磁力搅拌 碘氧铋 烘干 碘酸 氧铋 制备 烘箱 水热反应釜 持续搅拌 催化性能 去离子水 溶液放置 无水乙醇 马弗炉 所得物 水中 吸附 煅烧 催化剂 洗涤 离子 溶解 下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掺杂碘氧铋碘酸氧铋异质结构的制备方法,将Bi(NO3)3·5H2O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持续搅拌;将KIO3溶于上述混合液体中,并持续磁力搅拌,得到另一混合液体;将碳源溶于另一混合液体中,并持续磁力搅拌至溶解;将上述溶液放置于水热反应釜中,140‑170℃的温度下水热6‑12h,得到产物;将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2~5次获得样品;将样品在烘箱中70~85℃条件下烘干;在200℃~400℃条件下,在马弗炉中将烘干后的所得物煅烧2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的产物。本发明的碳掺杂BiOI/BiOIO3异质结构催化剂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催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催化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催化剂,具体来说是一种碳掺杂BiOI/BiOIO3异质结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煤炭消耗量约占一次能源的70%左右,由于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以煤炭为主要发电能源的格局。但是随着火力发电厂的相继产生,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粉尘以及汞等污染物已经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严重的危害,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煤炭主要是通过燃烧的方式得以利用,而在其燃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对燃煤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控制一直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烟尘颗粒物、有机物以及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都是煤的燃烧,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形势日益严峻,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众多的燃煤污染物中,人们对微量元素的释放规律和控制机制的研究和认识尚不深入。其中微量元素汞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停留时间长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它已经被广泛认为全球性污染物。由于燃煤汞污染问题严重性,近年来被世界公认为继燃煤硫污染后另一重大污染问题,特别是燃煤电站汞排放控制已成为全球研究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燃烧过程中扩散进入大气的汞主要形态有3种:零价单质汞(Hg0),二价离子汞(Hg2+)和颗粒态汞(Hgp)。二价离子汞可以溶于水,因此能有效的被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脱除。而颗粒汞可以被除尘器捕捉,例如静电除尘器(ESP)或袋式除尘器(FF)。然而零价汞既不溶于水也不容易吸附,在大气中可以存在1-2年,它们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不断富集在人体内,并转化为剧毒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光催化氧化脱汞技术通过紫外光源(一般波长为365nm)照射,利用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催化氧化零价汞,达到脱除燃煤烟气汞的目的。
光催化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对催化反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现在常用的TiO2尽管具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二是由于其较大的禁带宽度无法利用可见光进行光催化。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开发能够在可见光下光催化氧化,结构和性能都稳定的新型光催化剂成为光催化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目前,一些含铋元素的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简称铋基光催化剂)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铋基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一般较窄,能够在可见光的驱动下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从而成为非常具有潜力的可见光光催化剂。
碳掺杂通过在BiOIO3价带上方形成杂质能级而缩小禁带宽度,同时碳掺杂能够吸收光子激发并转移光生电子到BiOIO3和BiOI的导带上,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BiOI和BiOIO3的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碳掺杂BiOI/BiOIO3在可见光条件下脱汞实验中展现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污染物控制方面尤其是脱汞上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