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6222.2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3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阿里·肖卡特;邱宝利;王兴民;吴建辉;桑文;余昕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30 | 分类号: | A01N63/30;A01N43/9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参 布氏白僵菌 联用 杀虫药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氏白僵菌菌株SB010,于2018年4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59。本发明所述杀虫药以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为主要活性成分。本发明研究发现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的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可以显著减少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的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且对环境友好,无抗药性的产生,在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解决了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问题,且具有绿色、环保、无公害、持效期长的优点,应用前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布氏白僵菌(
斜纹夜蛾(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斜纹夜蛾的防治以化学农药为主,但长期大量频繁以及不合理的用药,导致斜纹夜蛾对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有机磷和苏云金杆菌等多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而日益增强的抗药性和农药残留,使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大量天敌遭到杀伤、人畜健康受到威胁,甚至削弱了生态系统中自然控制因素对斜纹夜蛾的控制作用,致其连年爆发。采用农药复配技术或混合施用技术是克服或延缓抗药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采用农药复配技术或混合施用技术是克服或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有以多种杀菌剂轮流使用、混合使用防治斜纹夜蛾的方法,但该防治方法存在着化学药剂使用量较高、农药残留量较大、病害易产生交互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等问题,而且由于复配剂中复配组分存在着较严格的相互制约,因此,在防治斜纹夜蛾时如何做到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防治,是当前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也是研制农药复配剂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斜纹夜蛾防治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本发明通过对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复配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所述杀虫药复配后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防治效果,并可明显减低化学农药单剂的使用剂量、减少环境污染,有效解决现有农药易产生抗性、药效不明显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氏白僵菌菌株SB01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由上述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在防治夜蛾科害虫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布氏白僵菌菌株SB010,该菌株于2018年4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59。
该菌株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以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为主要活性成分。
优选地,所述布氏白僵菌为所述布氏白僵菌菌株SB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