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6309.X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鹏宝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冲蚀 铜合金 电工 重量百分比 电工领域 锡磷青铜 高导电 耐插拔 耐腐蚀 替代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为:铜90.00~93.00%,锡0.2~0.5%,铁0.2~0.6%,磷0.01~0.03%,作为杂质的其他元素的总和不超过0.1%,余量为锌。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耐插拔、高导电的特性,应用电工领域,能够大范围替代锡磷青铜的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
背景技术
伴随物联网自动化完善及大功率家用电器的普及,现有电工领域的开关、插座客户使用时,均会使用大功率电器,以及弱控制电流下的智能家居控制。电工领域绝大部分生产厂,由于使用常规的QSn6.5—0.1锡磷青铜材料,此材料虽然弹性好,但导电率低,由此导致电工产品使用过程中温度升高、信号衰减的问题非常突出,如何确保复杂环境下电工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插拔、耐腐蚀,大功率通电时以及弱信号电流,在使用中均可以即确保安全、无功能缺失,又能解决温升、耐腐蚀问题,以及对弱控制信号不衰减,因此对材料的要求非常高,例如我公司前期专利:ZL201110116219.4,专项进行了弹性铜合金的研发,其弹性指标与锡磷青铜基本一致,市场非常欢迎,填补了电工领域弹性材料的空白,但是我公司在生产及市场反馈中发现,此材料弹性非常好,但是耐插拔(耐冲蚀磨损)、耐腐蚀效果不很理想,问题突出,市场急需耐插拔、耐腐蚀的高弹、高导电电工材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耐插拔、高导电的特性,应用电工领域,能够大范围替代锡磷青铜的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
本发明的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为:铜90.00~93.00%,锡0.2~0.5%,铁0.2~0.6%,磷0.01~0.03%,作为杂质的其他元素的总和不超过0.1%,余量为锌。
优选地,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为:铜91.50~93.00%,锡0.25~0.35%,铁0.20~0.4%,磷0.01~0.03%,作为杂质的其他元素的总和不超过0.1%,余量为锌。
优选地,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为:铜91.00~92.50%,锡0.25~0.4%,铁0.25~0.5%,磷0.01~0.03%,作为杂质的其他元素的总和不超过0.1%,余量为锌。
优选地,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为:铜90.00~91.50%,锡0.25~0.5%,铁0.25~0.6%,磷0.01~0.03%,作为杂质的其他元素的总和不超过0.1%,余量为锌。
本发明的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构成为:铜90.00~93.00%,锡0.2~0.5%,铁0.2~0.6%,磷0.01~0.03%,作为杂质的其他元素的总和不超过0.1%,余量为锌;由于将Sn用Zn进行大量置换,在确保高强度、高延伸和高抗腐蚀的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并且抗冲蚀能力优于要替代的产品,延伸率非常接近要替代的产品,使用中,完全满足电工行业的使用。经测试,本发明的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的密度为8.85g/cm3,在250C恒温、载荷0.1Kg力、频率4Hz的正弦波恒应力疲劳测试中,疲劳极限值为71183次,远远超过电工标准5000次的验收标准,并且其抗拉强度为580~680MPa,延展率≥10,维氏硬度为180~220,导电率IACS%≥40,抗软化温度为≥480℃,弹性模量125GPa。因此,本发明的电工专用耐冲蚀铜合金可全面替代锡磷青铜,显著降低原材料成本,具有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耐插拔、高导电的特性,应用电工领域,能够大范围替代锡磷青铜的特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鹏宝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鹏宝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3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