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氦检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6571.4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舟;王晓彬;周锴;古湘龙;杨跃;何庆祝;徐卓恒;马天宇;曾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氦检 移位装置 工作空间 氦检装置 不合格品 输送线 线体 出口 第一线 合格品 工件位置信息 空调 驱动 检测结果 人工挑选 生产效率 控制器 分拣 搬运 自动化 分类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氦检线,包括:氦检装置,沿输送线本体设置有多个,具有适于氦检的工作空间以及入口和出口;第一线体,连接出口和输送线本体;第二线体,连接出口和设定位置;第一移位装置,驱动工件进入工作空间;第二移位装置,驱动工作空间内的工件通过出口输送至第一线体或第二线体;控制器,根据工件位置信息控制第一移位装置动作,根据氦检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二移位装置动作。本发明多个工件可同时进出氦检装置,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而且,可自动进出真空氦检箱和自动区分氦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代替人工挑选分类不合格品,减少搬运人员和分拣人员,节约了人工投入成本,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空调加工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氦检线。
背景技术
空调的两器即蒸发器、冷凝器的作用是空调热交换的核心部件。若空调两器泄漏,会使空调失去制冷作用、使整个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在两器加工完成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工艺就是检漏工艺,该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对空调两器防泄漏进行检测,以保证空调两器无泄漏,对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传统的流水线进行氦检时,需要人工将其搬运到氦检机内,检漏完毕后再由人工搬运至生产线工装上,还需区分放置氦检合格和不合格的两器件。此过程的劳动强度大,劳动密集程度高,自动化程度低。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01246074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空调两器氦检装置及工艺,其空调两器氦检为:沿流水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滑轨,各滑轨上滑动配合的设有滑动装置;连接接头设于滑动装置上,连接接头通过控制阀最终与气源、真空泵相通;氦检工艺至少包括以下工序:将连接接头与工件连接,向工件内充入氮气,检测工件大漏;控制阀转换,通过连接接头对工件抽真空;控制阀转换,通过连接接头对工件充氦气;关闭连接接头,将连接接头气管内的氦气回收;连接接头在滑动装置的作用下向滑轨前端返回;在上述前四个工序中,连接接头可在滑动装置作用下沿流水线方向移动。
上述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虽然连接接头与工件之间的一次插拨即可实现工件的检大漏、抽真空、充氦气、氦气回收等多个工序,但是工件在流水线上仍需要依次进入真空氦检箱进行氦检,如此设置制约了生产效率。而且仍需人工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氦检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氦检线,包括:
输送线本体,承载并输送工件;
氦检装置,沿所述输送线本体设置有多个,具有适于氦检的工作空间以及与所述工作空间连通的入口和出口;
第一线体,对应所述出口设置,并延伸至所述输送线本体;
第二线体,对应所述出口设置,并延伸至设定位置;
第一移位装置,驱动所述输送线本体上的所述工件通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工作空间;
第二移位装置,驱动所述工作空间内的所述工件通过所述出口移出,具有将氦检合格的所述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一线体的第一状态和将氦检不合格的所述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二线体的第二状态;
控制器,根据所述工件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移位装置动作,根据所述氦检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二移位装置动作。
可选的,所述入口垂直朝向所述输送线本体设置,所述第一移位装置的工件传送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线本体的延伸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垂直于所述出口朝向并列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移位装置的工件传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线体的延伸方向。
可选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移位装置和所述第二移位装置的工件传送方向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