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结构;及用电插头辅助插接导向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7289.8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6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徐鹤还;孙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46;H01R13/631;H01R13/639;H01R13/66;H01R4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胡海滔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表面 插接 导电插头 导向部件 第一表面 插座结构 用电插头 无向性 插座 插槽 机械结构方式 电网电源 环状构形 活动卡锁 平滑导向 平滑曲面 插头 接触板 连接层 凹陷 平滑 紧固 锁部 贴设 承接 改进 | ||
1.一种拼装插座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两个呈平面轴对称的本体外壳,所述本体外壳包括插座面板(111)及插座面板后端的电气结构(121),其中,插座面板(111)和电气结构(121)按照对称轴(I)的方向被分为结构对称的两个面板子外壳(111a,111b)和两个电气子结构(121a,121b);
在插座面板(111)上除第一表面(11)以外还设置第二表面(2),并设置承接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2)的平滑曲面作为第三表面(12);
在第二表面(2)上开设呈环形构形的无向性插槽(21)、以及连接被无向性插槽(21)包围的第二表面(2)与第三表面(12)的活动卡锁部(22);
提供若干个彼此平行的基板,从与第二表面(2)垂直的方向自无向性插槽(21)在基板上映射宽度小于或等于无向性插槽(21)的环形槽;以及
通过两个电气子结构(121a,121b)分别沿着相互对立的方向(25a,25b)封围基板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板包括具有电气功能的PCB板和绝缘的机械结构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表面(12)的弧度大于第一表面(11)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板包括:
贴设于第二表面(2)底部的第一连接层(20),第一连接层具有垂直映射无向性插槽(21)及活动卡锁部(22)构形的插头接触件(24):
第二连接层(30),第二连接层包括垂直映射无向性插槽(21)构形的第一导通电路(31)和第二导通电路(33),其中,第一导通电路(31)与第二导通电路(33)对称设置;以及
第三连接层(5),第三连接层包括垂直映射无向性插槽(21)构形的环形电力传输部(51)和垂直映射卡锁部(22)构形的电力截止部(52),
其中,第二连接层(30)和第三连接层(5)所处的平面共同限定导电插头(4)的电接触面积,环形电力传输部(51)具有被电力截止部(52)隔离的两个部分,其中,在环形电力传输部的每一部分内具有环形方向上的第一导向电流和第二导向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连接层(5)与第一连接层(20)或第二表面(2)之间设置插头接触板(6),插头接触板(6)被配置成:
以机械结构方式连接活动卡锁部(22);以及
根据插头接触板(6)的状态位置来导通或断开第三连接层(5),其中,第三连接层(5)和第二连接层(30)的电气结构部分相互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头接触板(6)是由第一断裂面(61)和第二断裂面(62)相互拼合而成,其中,第一断裂面(61)或第二断裂面(62)具有一定厚度并选用绝缘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层(20)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接合面(26)和第二接合面(2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头接触板(6)具有第一断裂面(61)和第二断裂面(62),从而产生圆环状的断裂部分(64)作为导电插头(4)的导电铜片(41)继续向后端导电部分行进的径向通路,其中,第二断裂面(62)为与无向性插槽(21)形状对称的圆形,第一断裂面(61)为圆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两个电气子结构(121a,121b)分别沿着相互对立的方向(25a,25b)封围基板的至少一部分的步骤中,
封围连接层电气结构层(3,5),两个面板子外壳(111a,111b)分别沿着相互对立的方向(25a,25b)封围基板中的另一部分;
将插座面板(111)和电气结构(121)相互结合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2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