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厨房电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7333.5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魏华锋;班永;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系统 方法 厨房电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厨房电器控制系统,涉及厨房电器智能控制的技术领域,该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厨电控制器;温度采集模块和厨电控制器通信连接;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被测物体的温度参数,并将温度参数发送至厨电控制器;厨电控制器用于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参数,根据温度参数计算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规律;当温度变化规律满足预先存储的控制逻辑表时,提取控制逻辑表中的状态参数,根据状态参数控制厨房电器的运行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厨房电器控制系统,可以对厨房电器进行智能控制,同时,也有效避免了用户不小心触摸温度过高的炊具造成的烫伤事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智能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厨房电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厨房烹饪时,需要用户手动去控制厨房电器的运行状态,如烟机、餐具消毒柜等,自动化程度较低。而由于长时间烹饪,灶具或者锅架的温度往往较高,在烹饪过程中常常出现误碰造成的烫伤现象,特别是烹饪结束后,用户很容易忽略灶具或者锅架的表面温度,当用户进行手动操作时,很容易出现烫伤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警示贴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但是,警示贴往往设置在远离灶具燃烧的位置,也容易脱落,导致警示作用不明显,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厨房电器控制系统,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厨电控制器;温度采集模块和厨电控制器通信连接;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被测物体的温度参数,并将温度参数发送至厨电控制器;厨电控制器用于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参数,根据温度参数计算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规律;当温度变化规律满足预先存储的控制逻辑表时,提取控制逻辑表中的状态参数,根据状态参数控制厨房电器的运行状态;其中,控制逻辑表存储有温度档位,以及在温度档位下,温度变化规律与状态参数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温度采集模块为基于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温度采集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壳体;红外热电堆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内部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其中,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壳体的外表面,且与红外热电堆传感器采集区域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滤波片;其中,滤波片、红外热电堆传感器与被测物体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当温度采集模块采集被测物体的温度参数时,滤波片用于对被测物体反射的红外波进行滤波处理;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用于检测滤波处理后的红外波的强度信号,并将强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电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电信号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计算被测物体的温度参数,并将温度参数发送至厨电控制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厨电控制器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参数,根据温度参数计算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规律的步骤包括:厨电控制器获取指定时间段内被测物体的多个温度参数;计算在指定时间段内,温度参数对应的温度变化规律,其中,温度变化规律包括温度参数的变化趋势和温度参数变化对应的斜率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厨电控制器还用于:当计算出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规律后,判断温度变化规律是否满足预先存储的控制逻辑表,判断的过程包括:提取指定时间段内获取的首个温度参数;在控制逻辑表中查找首个温度参数的温度档位;判断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否满足温度档位下的温度变化规律;如果是,确定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规律满足预先存储的控制逻辑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